闯出海绵城市新天地——中国能建葛洲坝五公司助力武汉“四水共治”参与海绵城市建设小记
2017-04-17 18:36:18 来源:中国能建
A-
A+
电力18讯: “以前,桥南公园芦苇丛生,四处积水,排涝不畅。自从海绵城市工程开工建设以来,我一直非常关注。前段时间下雨,我特意到现场去了一趟,看看治理效果究竟如何,发现雨水很快就渗透下去了,效果不错。希望桥南公园早日建成,造福于我们这些老城区居民!”3月3日,春光明媚,记者在探访位于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下的葛洲坝五公司桥南公园海绵城市项目时,家住桥南公园附近的退休教师刘先生告诉记者。
采访中,记者看到,虽然工程建设还在建设中,却有不少附近的居民不断地赶来看“新鲜”,在绿化区凉亭内欣赏着下沉式绿地、透水混凝土人行道。
助力大武汉“四水共治”
作为一座因水而生的大城,武汉市在发展过程中享受到了水带来的便利,也承担着水带来的各种隐患。
近几年,武汉市逢雨必涝、逢涝必堵,“到武汉看海”已经成为每年夏天的网络老梗。而对于一千多万武汉市民来说,生活的城市动辄积水成灾,是一件让人困扰的烦心事。2016年6月30日20时至7月6日10时,武汉强降雨累计560.5毫米,是武汉有气象记录以来周持续性降水量最大值,武汉市区因多处水涝被网友调侃为“看海胜地”。
武汉是我国首批1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为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努力建成具有武汉地域特色的全国海绵城市建设典范,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组织编制了《武汉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0年)》。根据规划,最近三年为武汉打造海绵城市试点时间,将水涝严重的武昌青山区老城和汉阳四新区新城作为示范区试点,实施项目包括居住小区、公共建筑、公园绿地和道路海绵性改造,排水管渠泵站建设、城市水系生态修复及监测评估平台建设七大块内容,总计划投资162.9亿元,实现武汉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在75%以上,内涝防治标准达到50年一遇,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
海绵城市建设也是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陈一新尤为牵挂的民生工程。2017年3月1日,武汉市“四水共治”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召开,陈一新为武汉“四水共治”绘制了作战路线图,即防洪水、排涝水、治污水、保供水,“护一城净水、绘两江画廊、显三镇灵秀”,让武汉人民共享治水改革发展成果。他说,防汛是武汉天大的事,要确保去年淹水地区不再出现大面积积水,不再出现“来武汉看海”。
近几年,葛洲坝集团在新兴业务市场开发中主动寻求机遇,积极跟踪,旗下五公司中标承建了武汉海绵城市工程9个项目。葛洲坝五公司海绵城市项目负责人肖泽红告诉记者,这9个项目包括武汉市青山区戴家湖公园、桥南公园、青山公园、钢城四小、青宜居幼儿园、钢城二中、第二幼儿园天兴分园、桥头小学、吉林街海绵改造工程项目,成为武汉市海绵城市建设工程的重要力量。
在海绵城市领域塑造品牌
“海绵城市建设是指改变城市规划和设计理念,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统筹解决城市内涝、雨水资源化利用等多个问题。让雨水落下以后,能够通过湖泊调蓄、绿化等‘留一部分’、通过排水管涵‘排一部分’,再通过净水系统‘净一部分’,减轻集中排水的高峰压力。”五公司海绵城市项目技术负责人刘江告诉记者。
据刘江介绍,葛洲坝五公司承建的9个项目为武汉市海绵城市建设一期工程,半年多的建设过程中,葛洲坝五公司通过精细化管理、高效率施工、标准文明施工赢得了业主、监理、青山区市民各方好评。
3月3日下午,在记者采访葛洲坝五公司海绵城市项目时,恰逢武汉市青山区质监站组织中国一冶、青山城建、武钢等海绵城市参建单位到五公司武汉海绵城市工程钢城二中、桥南小学观摩。观摩会上,刘江向参建各单位介绍了葛洲坝五公司的先进做法。青山区质监站负责人对葛洲坝五公司海绵城市项目部的安全文明施工、工程质量和工期进度给予了高度评价:“观摩了这两个项目,感觉葛洲坝不愧是有实力的央企,施工管理规范有序,质量控制精益求精,工程进度形象得到各方肯定,是各参建方学习的标杆。”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统筹城市地上地下建设,再开工建设地下城市综合管廊2000公里以上。”海绵城市建设是潜力巨大的新兴市场,将吸引众多的投资者、建筑企业参与进来。而《武汉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将充分利用国家对海绵城市建设的支持性政策积极向银行争取长期贷款、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模式。
可以预测,未来的海绵城市工程建设将无疑是拥有资金、品牌等优势企业的“领地”。
而经过四年多的转型升级、结构调整,葛洲坝集团已成长为PPP业务、环保业务、“一带一路”的领军企业,具备强大的投融资、运营实力和商业模式创新能力。目前,通过不断地积累经验,葛洲坝五公司具备了海绵城市建设品牌优势、丰富的施工经验和业绩,葛洲坝必将在海绵城市领域闯出一片新天地,成为新行业的引领者。
采访中,记者看到,虽然工程建设还在建设中,却有不少附近的居民不断地赶来看“新鲜”,在绿化区凉亭内欣赏着下沉式绿地、透水混凝土人行道。
助力大武汉“四水共治”
作为一座因水而生的大城,武汉市在发展过程中享受到了水带来的便利,也承担着水带来的各种隐患。
近几年,武汉市逢雨必涝、逢涝必堵,“到武汉看海”已经成为每年夏天的网络老梗。而对于一千多万武汉市民来说,生活的城市动辄积水成灾,是一件让人困扰的烦心事。2016年6月30日20时至7月6日10时,武汉强降雨累计560.5毫米,是武汉有气象记录以来周持续性降水量最大值,武汉市区因多处水涝被网友调侃为“看海胜地”。
武汉是我国首批1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为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努力建成具有武汉地域特色的全国海绵城市建设典范,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组织编制了《武汉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0年)》。根据规划,最近三年为武汉打造海绵城市试点时间,将水涝严重的武昌青山区老城和汉阳四新区新城作为示范区试点,实施项目包括居住小区、公共建筑、公园绿地和道路海绵性改造,排水管渠泵站建设、城市水系生态修复及监测评估平台建设七大块内容,总计划投资162.9亿元,实现武汉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在75%以上,内涝防治标准达到50年一遇,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
海绵城市建设也是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陈一新尤为牵挂的民生工程。2017年3月1日,武汉市“四水共治”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召开,陈一新为武汉“四水共治”绘制了作战路线图,即防洪水、排涝水、治污水、保供水,“护一城净水、绘两江画廊、显三镇灵秀”,让武汉人民共享治水改革发展成果。他说,防汛是武汉天大的事,要确保去年淹水地区不再出现大面积积水,不再出现“来武汉看海”。
近几年,葛洲坝集团在新兴业务市场开发中主动寻求机遇,积极跟踪,旗下五公司中标承建了武汉海绵城市工程9个项目。葛洲坝五公司海绵城市项目负责人肖泽红告诉记者,这9个项目包括武汉市青山区戴家湖公园、桥南公园、青山公园、钢城四小、青宜居幼儿园、钢城二中、第二幼儿园天兴分园、桥头小学、吉林街海绵改造工程项目,成为武汉市海绵城市建设工程的重要力量。
在海绵城市领域塑造品牌
“海绵城市建设是指改变城市规划和设计理念,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统筹解决城市内涝、雨水资源化利用等多个问题。让雨水落下以后,能够通过湖泊调蓄、绿化等‘留一部分’、通过排水管涵‘排一部分’,再通过净水系统‘净一部分’,减轻集中排水的高峰压力。”五公司海绵城市项目技术负责人刘江告诉记者。
据刘江介绍,葛洲坝五公司承建的9个项目为武汉市海绵城市建设一期工程,半年多的建设过程中,葛洲坝五公司通过精细化管理、高效率施工、标准文明施工赢得了业主、监理、青山区市民各方好评。
3月3日下午,在记者采访葛洲坝五公司海绵城市项目时,恰逢武汉市青山区质监站组织中国一冶、青山城建、武钢等海绵城市参建单位到五公司武汉海绵城市工程钢城二中、桥南小学观摩。观摩会上,刘江向参建各单位介绍了葛洲坝五公司的先进做法。青山区质监站负责人对葛洲坝五公司海绵城市项目部的安全文明施工、工程质量和工期进度给予了高度评价:“观摩了这两个项目,感觉葛洲坝不愧是有实力的央企,施工管理规范有序,质量控制精益求精,工程进度形象得到各方肯定,是各参建方学习的标杆。”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统筹城市地上地下建设,再开工建设地下城市综合管廊2000公里以上。”海绵城市建设是潜力巨大的新兴市场,将吸引众多的投资者、建筑企业参与进来。而《武汉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将充分利用国家对海绵城市建设的支持性政策积极向银行争取长期贷款、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模式。
可以预测,未来的海绵城市工程建设将无疑是拥有资金、品牌等优势企业的“领地”。
而经过四年多的转型升级、结构调整,葛洲坝集团已成长为PPP业务、环保业务、“一带一路”的领军企业,具备强大的投融资、运营实力和商业模式创新能力。目前,通过不断地积累经验,葛洲坝五公司具备了海绵城市建设品牌优势、丰富的施工经验和业绩,葛洲坝必将在海绵城市领域闯出一片新天地,成为新行业的引领者。
评论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