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河流:大空港消黑工程孖庙南北涌旧貌换新颜
孖庙南北河涌的原貌
孖庙南北涌是深圳市宝安区福永河上的两条支流,而福永河则直接与珠江口水系相连。其中孖庙南原有明渠长391米,孖庙北原有明渠380米,两条河涌上游接通的暗涵贯穿于福永街道新和社区大部,是整个新和社区雨水排水管网的关键排水干渠。
治理前的孖庙南北涌两条河流,两岸杂草丛生,远远望去河里缓缓流动的水呈现出的是粘稠的黑色液体,依稀还能看到黑臭的水面泛起的一串串气泡,甚至还有漂浮起来的动物尸体,在十几米外都能闻到刺鼻的恶臭味道,直叫人窒息。水面以及杂草丛中的蚊子还有不知名的飞虫时常聚集在一起向人们展示它们特有的热情,稍作停留就很可能在你身上留下印记,令人瘙痒难耐。
在孖庙南北河涌流域两侧遍布小区、学校、电镀厂、电子器材厂等重污染企业。由于企业偷排、无证排污等现象较为严重,上游分布有电器元件厂和电镀厂,再加上生活污水,黑臭的水里不但富含大量的有机物质,而且重金属含量超标严重,水质长期劣于Ⅴ类,可谓“臭”名远扬,被深圳市宝安区水务局列为2019年度重点整治河涌。
对孖庙南北河涌的雕刻
两条河涌的明渠段总长度约为800余米,河道宽1.5—2.5米不等。要消除两条河涌的黑臭,理清工作思路很重要。首先是要摸清明渠上游雨水流域的基本情况,如有无雨污混流的情况等。其次是居民小区、各种生产厂的正本清源,以及沿排水暗涵的溯源纳污工作要先行作业,才能使排水明渠消黑除臭工作彻底有效。在接到孖庙南北涌河道整治任务之初,大空港消黑总包部安排工程技术人员、测量及物探随即进场,从前期地勘、测量、摸排、出图,到破土动工只用了短短的一个月。
对于孖庙南北河涌的正本清源工作,电建生态公司大空港消黑总包部一直秉承深圳市宝安区水务局“黑臭在水里、治理在岸上、管网是关键、正本清源是核心”的治水理念。各小区正式施工前,工程技术人员多批次独立摸排小区各污染点源,复核无误后进行施工图设计。施工过程中不断查找新发现的污染点源,及时纳入整治范围。正本清源的深度是解决污水入涌的关键,同时为小微水体的溯源纳污工作创造了条件。通过多个正本清源小区的治理,大大减少了入管入涵的污水,降低了暗涵内水位,给后续小微水体摸排创造了便利条件,同时确保了排水明渠的水质。
孖庙南北河涌的溯源纳污工作,溯源是关键,纳污是目标。总包部将溯源纳污工作分解为四个步骤:一是摸排。做到全面排查,河流暗涵、明渠、支汊流,过路桥涵,沿河截污箱涵、雨水管截流井的所有排口均进行排查。摸排工作以流域为中心、河道为主干、汊流暗涵为脉络、排水小区为源头,通过眼观鼻闻、水质检测等手段准确断明水流性质。二是溯源。溯源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倒查”,从主次、汊、到小区,并借鉴全国推行的“河长制”管理思路,设置总分河长,分工负责,河长(生产经理)每周不少于两次带队入涵摸排,并按照“三定一保原则”(定人、定任务、定期限、保安全)开展。采用逐井开盖、QV探查、蛙人涵内查找、CCTV内窥、染剂投放观测、走访居民、封堵清淤复核、不同时段监控等多种手段,找出雨污合流、错接乱接、渗漏、溢流口等影响水质的关键点。按照“一河一册”及时上图上表,标出点源位置及入涵入涌路径。三是整治。整治工作的总体思路是“顺治”,按照污水路径由上往下,按照水量从大到小、水质污染由重到轻开展整治。溯源纳污是“遭遇战”,宜速战速决,随查随治,不讲条件、不计代价。四是复核销号。反复复核治理效果,做到“有水必溯”“流水必究”。
经过地勘、出图、正本清源、溯源纳污等一系列的基本准备工作,河道清淤、原位换管和生态修复顺利有序推进。
孖庙南北涌的雕刻匠
摸排工作辛苦又危险,现场技术人员钟志明,一个面部稍黑干练利索的兰州小伙,主管前期摸排工作。在孖庙南、北涌上游暗涵摸排期间,带领小组成员起早贪黑、加班加点,时而运用内窥镜涵内检测、时而用CCTV全程摄像查看,偶尔遇到不具备管涵运用工器具查看的情况,他们就不得不亲自下到井内详细了解雨污水管网的分布情况。
说摸排溯源是一件重要的工作,是因为它是工程的眼睛,能看多远,能走多远取决于摸排的深度和广度。明渠的上游一般为暗涵,暗涵内的水质决定了明渠的水质,但往往,涵内的情况比想象中糟糕得多。人们都想在干净明亮的环境下工作,但摸排人不行。
“以前也让工人下涵摸排过,但工人表述不清楚,带记录仪也达不到要求,索性就自己下去看看”,钟志明说,真真应了那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古训。
进暗涵是一件十分严肃的工作。因污水里所含的有机物、汞以及毒气等,对工作人员的身体有极大危害,尤其是超量接触汞会造成人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肠炎、发热、意识混乱、呼吸困难等,慢性中毒则会影响人的中枢神经。故安全防护显得尤为重要。氧气瓶、呼吸器、对讲机、雨鞋雨裤穿戴好,经检查无误才能入涵。暗涵内溯源就是找排口,看哪些排口还在流水。通过对讲机,用锤子敲打涵顶获取排口在地面的位置,做好记录,并延伸摸排直至找到它的源头。在这项工作中,时常与黑暗、老鼠、蟑螂和蚊子为伴,有的时候打开井盖几十只蟑螂蚊子涌出来,场景真是有些“瘆人”。
“记得去年8月,深圳正值高温肆虐,下井摸排的小钟刚从暗涵里出来不久就有头晕眼花的强烈感觉,不得不蹲在地面上休息,同事们劝他回宿舍休息一下,“倔强”的小伙子愣是要坚持工作,直到在领导的严厉要求下,才勉强去了福永人民医院做了检查。好在只是有些中暑,大家才放下心来”。现场一小伙子说着的时候不自觉地举起来大拇指。
河道清淤,主要是人工配合清淤车进行。工人们一边面对的是超过36度的大气温度,一边身穿厚厚的防水雨裤,同时要佩戴正压式长管呼吸器,一个人站在粘稠的黑臭淤泥里,还要双手紧紧抱住吸污车的污泥吸口,在清淤车的配合下,将暗涵里各类污物吸进清淤车。这样的工作仅持续20分钟,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已经明显的显现出了疲态。在岸边的监护人员的叫停下,换人进行同样的工作。换上来休息的小伙子,在脱掉防水雨裤的一霎那,令人心疼的一幕展现在了面前:只见他头上是往下滚动的汗珠,脸上是汗水夹杂着溅撒的泥土,身上只穿了一条内裤的强壮身体就像用污泥浆洗澡了一样,身上还冒着一股令人窒息的恶臭。就是这样日复一日的作业,忍受着常人不能忍,工人们坚持将800余米的明渠和暗涵里的污物逐渐清理完毕。
孖庙南北涌争春露新颜
2020年鼠年的春天来得格外早,涨潮的傍晚时分,向着阳光漫步在波光粼粼的福永河畔,左手边即是经过生态恢复的孖庙南北明渠段,已经没有了异味扑鼻的河水。放眼望去,原来人们躲之不及一涌臭水高低不平的岸边,已经是平整可人的景观:大叶油草在微风中歌唱,莫名的小灌木也在学牡丹一样绽放,健身的人们脸上洋溢着笑容。
孖庙南北涌是一条小河,也是一个缩影。在这条小小的河流里,倒映着中国电建人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的决心。在深圳这片热土上,中国电建人治水圆梦、再造碧水蓝天的梦想,正逐步变为现实。
治理前的孖庙南北涌
治理后的孖庙南北涌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