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手共筑幸福路
飞机在石家庄机场降落前,透过舷窗,可以看到在建的河北新元高速公路向远方延伸,无数的施工设备和建设者,正在让这条“老公路”,换上“新妆容”。
这条由中国水电十五局承建的高速公路途径正定,连接起机场与石家庄市区,备受社会各界和当地老百姓的关注,上千名建设者们经历330天的拼抢施工,即将迎来全线通车。
有10余对工地夫妻档成为建设工地“最特殊”的群体,他们把生活和爱情融入到了工程建设过程,用优势互补、紧密协助,实现“1+1>2”的团队效应,为工程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谁说女子不如男”
“计时开始!”
随着工长的一声吆喝,河北新元高速牵线桥上一对儿夫妻之间的打钢筋结比赛正式开始。
她叫张淑华,来自东北的哈尔滨巴彦县杏花园,跟她比赛的正是他的爱人赵锁柱,钢金班组组长。
“往外拉!”
“往前走!”
施工现场,夫妻二人2分钟内比赛绑一根5米长的钢筋, “4比1!”工长宣布比赛结果。
“他赢了!我老伴儿赢!”她操着一口东北话主动对着大伙儿说。
现场的工友们都起哄,“赵哥,你怎么总是赢?是不娶了张姐,才是你赢得最漂亮的一次?”赵锁柱性格内向,也只是幸福的笑了笑,没有说话,也没有停下手中的活儿。
“赵铁柱的媳妇儿干活儿麻利!比老爷们儿还快!”工队负责人说。
这时只见张淑华又已麻利地打完长6米约50个钢筋结,本以为她要拿起水杯,喝口水休息一下,可这水杯却首先递给了他丈夫,只听见她说:“喝吧,小心烫,这是我特意准备的水,里面有大枣、冰糖等,特别解渴。”此时的赵锁柱,脸上的笑容更浓了几分。
河北新元高速项目全线22.47公里,共有62座构造物,其中牵线桥的钢筋工作量不容小觑。“一天能绑100根钢筋,每根钢筋不到6米,每根能打50个左右的钢筋结。”赵铁柱终于开口介绍。这样算下下来,他们每天打将近5000个钢筋结!农民工夫妻每天弯腰5000下打钢筋结 就是为新元高速按期通车。
“他什么都懂”、“她什么都会”
他,内向沉稳,工作上进,每天奔走于河北新元高速公路3千米的木刀沟大桥上。
她,温柔贤惠,热爱生活,担负起了河北新元高速公路物资部的材料管理工作。
卢兴文和王璞都是来自陕西。2014年至今,卢兴文从新疆到河南,辗转到河北,来到河北新元高速公路项目从事现场施工技术工作。
妻子王璞明白他身上的担子有多重,使命有多艰巨——正在为中国水电十五局的荣誉而战!为了与他并肩作战,分担生活上的负担,2019年3月,她扛起了项目物资部资料员的工作。
一线施工,加班加点。项目部“5+2”“白+黑”,工期紧,任务重,大干期间,王璞每天在电脑前整理资料,一坐就是十个小时。
“他什么都懂,工作上统计数据有时候我不懂,问了他,他就会帮我理清所有工作。” 王璞介绍说。
“她刚来,经常做资料,统计材料到凌晨一点才回来” 卢兴文说。平时看妻子太辛苦,卢兴文会帮着她洗洗衣服,做做家务。
为了完成河北新元高速项目8月通车的目标,二人尽管在一个项目上,见面却很难,但多年的工地生活已经让他们彼此有了默契,不善言表的二人都用彼此的实际行动支持对方。
“竣工时我们一起拍婚纱照!”
刘刚和王萍萍是高中同学,来自内蒙古,90后,相恋7年,在一起工作也2年了,年初就领了结婚证,由于工期紧张一直延至今日。
“我们都是有小目标的,他要当测量队队长,我年底也要考造价师,等工程竣工了我们再办婚礼。”王萍萍谈到二人的职业规划说道。人往高处走,十五局年轻人就是有这样的一股子冲劲儿。
“刘刚的微信运动排行总在第一!”测量队的同事说。测量队及工程部的同志交口称赞:“他们是一对情感上恩爱、工作上争先的年轻模范夫妻!”
2019年8月底通车是河北新元高速全体建设者的目标任务。王萍萍准备在完工时,站在立交桥上,身着洁白色婚纱,依偎在新郎刘刚身旁、拍摄一组婚纱照。“等那时工程竣工了,就是我们的爱情的见证。”王萍萍非常满足地憧憬着,因为他们有着深深的筑路者情结,一直梦想着能够让自己亲手打造的艺术品来见证自己的婚礼,见证自己的爱情。
河北高速改扩建项目仍在紧张的建设过程中,同时它也见证着一对对电建夫妻的工作和生活,他们以小家建设大家,彼此陪伴,互相扶持,共同成长,努力着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工程建的越来越好。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