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资讯 > 企业 > 电建集团 > 正文

智取龙泉山——中国电建穿越全国最长轨道交通高瓦斯隧道纪实

  2019-04-04 06:51:25    来源:水电七局 黄琪
A- A+
电力18讯: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巴蜀龙泉山,桃花竞相开。

2019年3月30日,龙泉山隧道——全国最长轨道交通高瓦斯隧道,全线贯通!喜讯迅速传遍巴山蜀水,所有人为之振奋。

这是一次历史的穿越,连接龙泉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不畏挑战  攻克全国“最难”

成都轨道交通18号线,出身不凡,来头不小,号称“最难地铁线”,具有“第一速度、第一隧道、第一规模”三大特点。

国内首条设计时速140公里的轨道交通线路,起于火车南站,经高新区、天府新区后,穿越龙泉山至成都天府国际机场。

国内在建最长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线路全长66.71公里,共设车站12座,建成后从火车南站到天府国际新机场,只需半小时。

国内最长穿越高瓦斯地层的轨道交通线路,通常长度超过3公里就被称为“长隧道”,而龙泉山隧道足有9.7公里,如此长的隧道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上暂无先例。

国内PPP模式实施的投资额最大的轨道交通项目,四川省首个PPP地铁项目,由成都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与中电建成都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出资。

工程建成后,将助推四川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深入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重塑全省区域经济版图,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这一切,让成都轨道交通18号线备受业界内外关注!

为何选择PPP模式?

“正是因为这些第一,我们才选择了PPP模式。”成都轨道交通集团建设分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朱俊平一言蔽之。采用PPP模式,一方面可以减轻政府财政压力,助力推进成都轨道交通加快发展;另一方面更好地吸纳中国电建多年积累的优势力量,为项目引进更加先进的建设和运营管理经验,为公众提供更高水平的公共交通出行服务。

为何选择水电七局?

“水电七局经验丰富,此前建设的成简快速公路就是穿越高瓦斯隧道,不仅顺利贯通,积累相关的施工经验,还荣获集团的安全生产先进项目部,相信他们同样可以干好这个项目。”中电建瑞川轨道交通集团董事长蒋宗全道出缘由。此前,双方已在成都地铁4号线二期工程,有过良好的合作。

为何称龙泉山为高瓦斯隧道?

当全工区的瓦斯涌出量大于或等于0.5立方/分,即为高瓦斯工区。而在龙泉山隧道,瓦斯涌出量是1.23立方/分,最大浓度2.62%,预计涌出总量为700.23万立方。一个家庭按照每月使用15方天然气计算,龙泉山隧道涌出的天然气,大约可供1万个家庭使用4年。

千百年来,龙泉山一直是成都东侧的屏障。翻开规划地图,仔细琢磨成都轨道交通18号线的规划,便能感受到这条地铁线对于成都“东进”战略的落地何等重要。横亘在18号线上的龙泉山隧道,占据全线长度的六分之一,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其中的进口、1号斜井、2号斜井工区均为高瓦斯工区,建设之难可想而知!

扼守咽喉  决战龙泉之巅

“提高站位,创造精品工程;强化安全管理,推进科技创新;打造央企标准,实现合作共赢,树立七局名片!”水电七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东林的要求犹在耳畔。

回忆最初,项目经理高峰坦言,那是刚过不惑之年,立志挑战自己,实现人生价值,就接下了任务。“干不好就陷入深渊,直接影响公司后续市场,这下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眼前的东北汉子难掩激动,声音颤抖。

2016年8月,水电七局正式参建龙泉山隧道,工程位于天府新站~三岔湖站区间,采用双洞分修,矿山法施工。

工程一开工,就给所有人来了个“下马威”。

进口工区的500米隧道,比预期的困难很多,折腾了所有人一年。因为是Ⅴ级围岩,为软弱地层,土质微膨胀性。就像“橡皮泥”,遇水就膨胀软化,水浸泡围岩后,隧洞立马变形,发生地表沉降,伴随坍塌风险,直接影响施工。那段时间,只能慢慢开挖,一个月只掘进了25米。

这样下去,如何保证左线9690米,右线9724米的隧道按时贯通?工期一旦滞后,引发的连锁反应,大家心知肚明。项目部立即调整策略,在进口和出口处的腰部,打通1号斜井和2号斜井,将整个工程分为了三段4个工区,12个作业面,1400名施工人员,齐头并进。但在龙泉山隧道,不能只求快,还必须稳字当先。

油气田高瓦斯,犹如一把达摩斯利剑,悬挂在所有人的心上。

常规的煤田瓦斯,通过地勘确定瓦斯分布,再进行施工作业。而油气田区的瓦斯,有特殊的运移规律,无处不在,随机性强。这也就决定了从隧道开工到结束,都处于高瓦斯管控阶段,是全过程高要求的安全管理。瓦斯形象的说,就像“烟”,喜欢往高处飘,集聚在一起,当它们集中在一起,就会提升浓度,当浓度到达5%,一个稍不注意的举动或操作都有可能引起爆炸。

“打钻时气体喷涌而出,把钻都顶出来,无法继续作业。”1号斜井工区主任薛贵平回忆遭遇的高瓦斯涌出仍心有余悸,毕竟工作31年,这还是头一回。

那是在1号斜井工区距离进口2公里处,从2018年6月27日起,瓦斯逸出超限5次,最高浓度达0.5%,并且有持续增加迹象。到7月1日凌晨,瓦斯继续异常逸出,流量达到5.17立方/分,最大浓度为2.62%,如果人员不在十分钟内撤离,即有爆炸的风险,后果不敢多想。立马撤离人员,停止设备,这才阻止了灾难的发生。

随后,现场停工一个月,加强管理,邀请专家把脉问诊,分析原因制定措施。最终,项目部从瑞士,购回1台大型风机,共计投入24台风机,加大通风量;在瓦斯逸出点安装瓦斯排放管,稀释瓦斯浓度;对相关人员教育培训,组织应急演练。

“党员关键时刻就得冲锋在前”,身为1号斜井党员责任区的责任人,薛贵平回忆那段时间,大家都没怎么睡,齐心协力,迎难而上,终于化解了这场风波。

无独有偶,2016年8月6日凌晨,2号斜井所在地简阳市丹景乡境内发生特大暴雨,导致山洪暴发,泥石流瞬间淹没丹景乡。在得知消息后,33岁的项目党总支书记孙志强立即部署,第一时间组建60人的队伍,两辆水车、四台装载机、两台自卸汽车,迅速赶往现场,投入到抢险救人、救灾和灾后重建中。

经过96小时的努力,转移安置受灾人员200人,清理了泥石流灾后留下的污物,恢复了丹景乡原有的面貌。此举,得到了简阳市委、市政府的公开表扬和丹景乡党委、政府、百姓的感谢涵和锦旗,也为中国电建、成都地铁赢得良好口碑。

突破重围  彰显电建神威

“我们主要面临四个施工难点。一是高瓦斯安全风险大,二是长隧道小断面,三是征地拆迁难,维稳压力大;四是环保要求高。”总工程师张文选深知,这个项目并不好干。仅2018年,四川省、成都市政府、业主、中电建成投等各级领导到项目部检查超过百余次,足以见得对工程的重视。

龙泉山分布有卧龙寺向斜、龙泉驿大背斜、龙泉驿断层、马鞍山断层等不良地质。在地质条件较差的前提下,小断面施工难度更大,龙泉山隧道就是这样。由于是单线隧道,从开挖、出渣到喷浆、支护的13道工序,工序穿插相互干扰,都要求在最宽8米,最高9米,平均面积只有67.3平方米,类似一个单打羽毛球场的大小内完成。这样的情况下,对机械设备、运输、工序衔接提出了更高要求。

每掘进16公分,就需1辆渣土车,但车辆在洞内倒车都很艰难,通常是“直进直出”,通过统一协调,有序避让;并且对挖掘机、装载机、出渣车等150台洞内机械设备都进行防爆改装,一旦瓦斯浓度超过0.3%,设备自动报警,超过0.5%设备停止作业。就这样,保证了单个作业面最高峰时掘进135米/月。

跨越成都天府新区、高新区、简阳市,涉及四镇两乡,地方各级管理层级繁杂,行政区域多,征地拆迁协调难度大,地方维稳压力大。工程位于国家级森林公园——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风景区,施工过程中要求减少对废水废气的排放,减少对周边环境的破坏,保持原始植被。

这一切,使得原本就不容易的工程,更是难上加难。

“为防范发生风险,我们建立了安全监控五道防线。”安全总监张珍贵慢条斯理,细细说来。他口中的五道防线,就是通风系统全天候;系统监控不间断;人工瓦检无死角;施工设备全防爆;工序管理全旁站。

项目部仅瓦斯检测人员就达80余人,每2小时就对全线160余个监测点检测一次,保证检测无死角。隧道设置全方位监控系统,对隧道现场情况进行24小时实时监控。

通过采用超前地质预报系统,对前方地层进行分析。即采用先进的探测仪器,包括超前钻探、地质素描、地质雷达、TSP地震波预报等手段,准确判断前方是不是富水围岩,围岩节理怎么发育的,有没有坍塌的风险。地质雷达好比给人做B超,超前地质探孔则跟做胃镜一样。当数据超过某些指标时,就会停止开挖。为减少对围岩的损伤,整个施工使用光面爆破法进行开挖。爆破之后,即对墙体喷射混凝土,进行初期支护,铺设2公分厚的全瓦斯隔离板、防水层并进行二次衬砌等一系列工序。

为确保施工安全,项目部还采取诸多举措。工人的安全帽上带有定位功能的芯片,手机、钥匙、皮带扣等金属物品都不能带进隧道;所有人员经过两次安检,才能进入施工现场。在既有视频监控的基础上,监控系统拓展瓦斯监测、人员定位、广播通讯功能,为后续施工提供安全保障。在隧道斜井前,一个大型LED显示屏实时显示着隧道内的重要空气成分指标,每天24小时不间断。开工至今,项目部的安全投入费用就超过5千万,对安全的重视可见一斑。

风风雨雨,一路凯歌。为加速施工,他们在现场创新技术,为质量和安全保驾护航。使用可升降式隧道开挖台架,满足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开挖工作,实现开挖工法的快速转换;研发“隧道混凝土衬砌两级铰翻转自锁组合钢端模”、养护台车和自行式仰拱栈桥,提高施工质量,还有使用止水带定位器,钢筋卡具、钢边止水带的张紧器等,加快施工进度,节约施工成本。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此中的深意,他们坚信不疑。目前,项目部结合现场施工实际,累计申报专利技术8项。成都市工人先锋号,成都市五一劳动奖状,成都市文明施工达标工地,成都轨道交通集团质量、安全及履约信誉考评第一名,中国电建成都地铁建设指挥部先进集体,水电七局“青年文明号”,水电七局示范党总支等荣誉纷至沓来。还收获来自当地政府和个人赠与项目部的“抗洪救灾”、“见义勇为”、“关注弱势群体”、“爱心捐助”等8面锦旗,为成都地铁18号线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铁汉柔情  付出赢得认可

“你们是我见过的隧道施工中标准化程度最高,你们建立的瓦斯防控体系最为规范。成都轨道交通的项目,欢迎你们参与投标。”成都轨道交通集团总经理沈卫平给出了高度评价。

“还有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即便如此,严苛的高峰,给这个平均年龄29岁的团队,给出了85分。在他看来,项目部在前期的经营策划,科技创新与自动化、机械化应用上,还可以做的更好。接下来,还要重点梳理总结技术成果,申报专利、工法项目,冲击国家优质工程奖,力争鲁班奖。

这个有强迫症的人,逼着职工考证学习,现在人人都有市政的九大员证,还有14人通过一级建造师、一级造价工程师、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19人通过二级建造师等相关职业资格考试,在省、部级及以上期刊发表论文32篇。这个不爱生活爱工作的人,工作服永远都是脏兮兮,没吃完的午饭端回办公室就成了晚饭,每天都要去现场检查,凌晨2点不睡觉,还要“遥控”现场汇报工作。这个嗜书如命的人,一有空就看书,心乱时候就看书,静不下心就看书,已经考过了一级建造师的5个专业。这个愧对家人的人,工作20年回老家探望家人不到2个月。

“我都不知道小孩教室在几楼,她的老师也不认识我”。谈及女儿,张文选眼角湿润。他能清楚的记得工程图纸,清楚的记得工程的每个节点。但身为父亲,并不称职。在女儿未满月就回项目,现在女儿已经读二年级了,答应的出游都没实现,还好有岳父岳母的悉心照料。虽说现在距离女儿就一小时车程,但也只有每周五晚回家,默默守着写作业,周六大早就匆匆返回项目。这一次,龙泉山安全贯通了,一定要带女儿去北京天安门看升国旗,再也不食言了。

“一大堆人会问你为什么,都必须解释清楚。”2011年参加工作的陈涛,历经南水北调和红星路南延线的磨练,在师傅张文选的教导下,已经独当一面,成为项目部的工程技术部主任了。在这里,任何一个东西必须严谨,依据充分,不能凭经验。为了吃透图纸,背熟规范,他们天天加班,凌晨3、4点睡觉是常态,晚上7点半开会到凌晨1点,也是常态。

“同学都很羡慕,干着国内最长的城市轨道交通隧道,拿着高工资,真的很牛呀。”赵建波是个90后,喜悦都写在脸上。2013年大学毕业后进入水电七局,虽然学的是工程管理,但复杂的工程让刚来的他一脸懵,发现跟书本上讲的完全不一样。好学的他,随时拿着小本子和笔,“施工宝典”越来越多。他的小本子上,记录着每一炮的响炮时间,循环作业时间。通过大数据,分析每周、每月、每年的施工情况,进行分析影响施工的因素,从而调整方案。本子越记越多,他也成长的越来越快,现在也是1号斜井工区的副主任了,负责全长约6公里的开挖任务,高峰期时也管着近600人。2019年的小目标就是通过一级建造师考试,迎来健康的猪宝宝。

历经三载,这个团队已从小苗成长为参天大树,枝繁叶茂,绿意葱翠。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十三五”规划指出:到2020年末,力争实现成都市轨道交通建设总里程780公里以上。

迈向未来,他们憧憬无限。向着更广阔的世界、更伟大的梦想深情眺望,开启新的壮阔征程!

龙泉山隧道斜井工区

进口左线设计优化进洞

二衬钢筋安装

建设者庆祝贯通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企业

2018-12-24

热点排行
  • · 国资委党委宣布中国电建领导班子调整决定
  • · 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正式签约
  • · 湖北片区电力设计施工企业一体化重组整合正式启动
  • · 电建核电公司华电莱州电厂二期工程项目部:电建大联欢上演荡气回肠“变形记”
  • · 上海电建与青海火电整合重组 集团内部改革重组再迈新步
  • · 电建集团内部改革资源重组整合拉开序幕 福建省电力建设有限公司成立
  • · 缅甸莱比塘铜矿项目矿石累计产量突破1亿吨
  • · 水电一局中标云南滇中引水主体工程楚雄段
  • · 河南二建7亿元中标两电厂3台机组主体安装 实现市场营销开门红
  • · 水电十六局中标福州长乐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项目
推荐阅读
  • · 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2017年度薪酬情况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