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资讯 > 企业 > 电建集团 > 正文

中国电建,以专业和情怀打造茅洲河治水典范

  2018-10-26 18:03:03    来源:电建水环境公司 张晶、杜志鹏
A- A+
电力18讯:

金秋时节,笔者再次走进中电建水环境公司承建的燕罗湿地,七品香莲映日绽放,走近茅洲河畔,微波粼粼,碧水连天的美景让游人流连忘返,深圳茅洲河黑臭水体整治初见成效。

笔者不禁要问:“一个成立不到3年的水环境治理企业,如何彻底攻坚解决了一项项茅洲河水环境治理的难题,为深圳乃至全国城市污染黑臭水体治理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典范?”带着疑虑,笔者走进中电建水环境公司,探究茅洲河流域水环境整治背后的故事。

依托茅洲河治理  立足技术强品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党的十九大,更是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写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为美丽中国建设指明了道路。

中电建水环境公司是中国电力建设集团在深圳注册设立从事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水科学技术研发的专业化平台公司,也是该集团整合水利、生态环保、景观治理等领域咨询、设计、技术、施工、业绩和品牌资源,搭建的水利(水务)、环境产业高端营销平台。高起点的中电建水环境公司注册资本金达30亿元人民币,拥有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资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资质和环保工程专业承包壹级资质,通过国家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环境管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茅洲河是深圳第一大河,被誉为深圳的母亲河,流域面积398平方千米,干流总长41.61千米,流经深圳市宝安区、光明区和东莞市长安镇。

茅洲河作为环保部、广东省重点督办的黑臭水体,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中国电建相继中标茅洲河宝安片区、光明片区、东莞片区系列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逐步形成了全流域系统治理茅洲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河道整治、管网建设、排涝泵站、补水工程、景观提升和污染底泥处置等六大项内容。中国电建按照“流域统筹、系统治理”的治水思路,通过以集团化优势系统推进,发挥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协调一体化优势,站在流域全局,立足系统治理,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统一管理。以目标为引领协同实施,将流域总额和整治系统化为一个整体项目,宝安、光明、东莞三地各区域子系统明确责任主体和管控体系,统筹设计、施工管理,推动织网成片、理水梳岸、正本清源、寻水溯源等技术方案协同推进。中电建水环境公司量身打造茅洲河系统治理的信息化综合管控平台,实现了工程进度管理协调标准化、系统化,人员网格管理化、物资设备调度管理系统化、质量监督管理和安全监督管理系统化的综合目标。

中电建水环境公司发挥集团化全产业链及央企“大兵团”作战优势,提前完成各阶段茅洲河流域(宝安片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任务,各项工作得到了国家部委、广东省、深圳市各级政府和市民的肯定。

在茅洲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建设中,中电建水环境公司加大资源投入,坚持以科技创新工作,以工程管理智能化管控应用、污染底泥成套基础应用等成果推出,为深圳市治水提质贡献了中国电建智慧和方案,也为国内污染河流流域化、系统化治理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典范。

 “大兵团”作战优势突显,高效履约获肯定

为确保茅洲河水环境综合整治2017年底“11·30”节点目标顺利实现,中电建水环境公司广大员工勇挑重担、攻坚克难,倒排施工计划,通过加大组织措施、科学推进、强化质量、狠抓安全等工作,全力以赴确保工程建设节点目标的实现。

在茅洲河水环境整治工程快速施工的过程中,中电建水环境公司先后组织了“百日大会战”“11·30攻坚战”劳动竞赛活动,全面推进了各子项工程的建设工作。

在茅洲河畔,“织网突击队”、“碧水突击队”、“畅通突击队”、“宁水突击队”、“高效设计突击队”和“百日大会战”先锋队的旗帜在高空飘扬。

在大会战实施中,中电建水环境公司发挥集团优势,坚决实施“大兵团”,牵头组织20多家设计、施工、科研、装备企业的3000多名管理人员和30000多名施工人员奋战在茅洲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一线,投入2300台套设备投入施工,坚决打赢这场治水必胜的攻坚战。

在整个茅洲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排水管网施工过程中,中电建水环境公司完成污水管道铺设702千米,沿河截污管铺设85.8千米,补水管道铺设39千米,治理排污口1202个,完成干管清淤检测修复111千米,完成率均超原计划的110%以上;单日敷设4.18千米、单周敷设24.1千米的纪录,创造全国纪录。

在茅洲河管网检测过程中,中电建水环境公司7天内完成CCTV检测273千米,日平均检测39千米,最高日检测47千米;7天内完成竣工测绘441千米,日平均测绘63千米,最高日测绘79千米,中电建水环境公司科学高效的CCTV检测与测绘工作,创造了管道检测深圳乃至全国的新纪录。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赶抢工期的过程中,对于工程建设质量,中电建水环境公司自始至终高度重视。为保证管网管材质量,中电建水环境公司设立驻厂监造,确保管材供应质量;在茅洲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每一根管材,都有茅洲河专用LOGO和二维码,确保管材质量的可追溯性;同时,中电建水环境公司对全面管网工程实施CCTV检测,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达到90%以上,远高于深圳市管网检测的平均水平。

最终,在茅洲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建设期间,管网工程实际完工工期比合同工期平均提前9个月;河道工程实际完工工期比合同工期平均提前6个月,道生围涌提前14个月,共和涌、塘下涌提前11个月。2017年底,茅洲河共和村国考断面顺利通过国家首次“环保大考”,2018年上半年的多次考核也顺利通过。

各项节点目标的高效完成,再一次彰显了中电建水环境公司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树立了企业的品牌形象和社会责任担当。

坚持核心技术进度   打造治水领军

“五六十年代,茅洲河是我们的饮用水源,七八十年代,我们还能到河里抓鱼、游泳,最近十多年,茅洲河黑臭难闻,窗户都没开过了。”这是生活在茅洲河流域老街坊们远去的记忆。然而,一年多时间以来,黑臭难闻的茅洲河,却成了深圳靓影上的一道疤。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茅洲河污染是深圳快速发展与配套设施不完善造成的。茅洲河水质污染严重,干、支流水质均劣于地表水V类,在茅洲河流域中,约有469万立方米的污染底泥,污染底泥治理问题刻不容缓。

中电建水环境公司坚持按照“减量化、无害化、稳定化、资源化”的原则,对茅洲河污染底泥进行了科学研究,并在总结水环境治理、水生态恢复技术和工程施工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茅洲河污染底泥系统处置的技术方案。

2016年初,在昔日长满杂草、堆满垃圾的泥泞地上,中电建水环境公司建成世界最大标准化污染底泥处理厂——1号底泥处理厂,月处理污泥达10万立方米。该底泥处理厂的成功投产,将彻底解决茅洲河污染底泥处置的世界性难题。

围绕底泥处理相关工艺和技术,中电建水环境公司加大科技研发与投入,公司抽调技术骨干力量,参与技术研发、标准制定的团队,奋力推进水环境治理关键技术及相关标准的攻关工作。截至目前,公司申请专利110项,涉及底泥污泥处理的相关专利40余项, 23项专利已获得授权,其中发明专利19项。

科技研发,标准先行。中电建水环境公司《城市河湖泊涌污泥处理厂标准建设》等19项企业标准正式发布。累计发布公司企业级工法15项;2017年 3月19日,由中电建水环境公司起草编制的首个深圳市《河湖污泥处理厂产出物处置技术规范》正式发布实施。该规范的发布实施,可有效指导和规范底泥处置活动的开展,并为国家及其他省市相关工程的开展提供积极有益的引领示范和借鉴参考。

中电建水环境公司在开展技术标准编制的同时,完成了水环境治理工程定额体系构建编制方案,形成了由20个专业组成的水环境治理工程定额体系。

工程管控智能化  创造世界一流管控水平

茅洲河工程作为国内第一个全流域治理的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中国电建施工区域在超过120平方千米的高密度建成区,面临施工技术复杂,涉及单位多、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管控难度大等困难,高峰施工期,茅洲河流域上千个作业面的30000余人同时施工,如何确保万人“大兵团”管理,实现各项工作高效履约,对管理团队来说是一项极大地挑战。

坚持顶层设计谋新篇。中电建水环境公司依托中国电建集团的强大资源优势,围绕茅洲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建设,全力打造水环境治理工程管控平台,实现了信息化与工程措施有效融合,提升了茅洲河水环境标本兼治水平,同时也实现了“信息采集自动化、传输网络化、管理数字化、决策科学化”的管理目标。

结合茅洲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建设实际,2016年3月,中电建水环境公司提出了以工程需求为导向的信息化建设模式,启动水环境治理工程信息管控平台建设,并于当年9月份投入运行,实现了工程建设与系统应用同步,破解了水环境工程建设周期短、参建单位多、信息管理复杂的难题。

中电建水环境公司通过采用施工网格化管理技术,实现了人员、设备、管材的可视化追踪管理。同时,在应急场景下,中电建水环境公司通过“应急调度指挥中心”,可直观了解施工现场人员、设备分布情况,实现与现场人员实时视频对讲,远程调度指挥;通过智能管控平台二三维一体化技术应用,实现了对施工进度信息时间、空间维度的动态可视化,直观形象地感知整个工程建设进度。

根据水环境治理工程项目作业面广、施工周期短等特点,中电建水环境公司采用管网施工移动式视频监控技术,通过移动式监控、全景相机、视频结构化分析技术手段,有效提升水环境治理工程施工现场监控管理,为工程质量、安全等问题追溯提供实景资料。

为更好地掌握茅洲河水质水情变化情况,中电建水环境公司通过布设固定式、移动式自动检测站点,为系统性掌握茅洲河流域水质信息的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

目前,水环境治理工程管控平台已成为中电建水环境公司一张亮丽的名片,为公司工程管理等提供了先进的管理技术支撑,实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平台通过茅洲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成功的验证应用,现已推广到广州车陂涌、棠下涌水质提升工程,白云区城中村管网改造项目以及福建光明港项目等水环境治理项目。截止目前,中国电建集团有16个二级子企业、数百个作业队和近千个作业班组以及工程“甲方”(业主)都在使用,通过该智能平台,实现了信息上报、收集、传递、分析各类数据,实现各方对工程管控的需求。

水环境治理工程智能管控平台先后荣获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度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2018年度地理信息产业优秀工程金奖及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2017年度工程建设行业互联网+发展最佳实践案例。

茅洲河畔

1号底泥处理厂

污染底泥资源化利用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企业

2018-12-24

热点排行
  • · 国资委党委宣布中国电建领导班子调整决定
  • · 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正式签约
  • · 湖北片区电力设计施工企业一体化重组整合正式启动
  • · 电建核电公司华电莱州电厂二期工程项目部:电建大联欢上演荡气回肠“变形记”
  • · 上海电建与青海火电整合重组 集团内部改革重组再迈新步
  • · 电建集团内部改革资源重组整合拉开序幕 福建省电力建设有限公司成立
  • · 缅甸莱比塘铜矿项目矿石累计产量突破1亿吨
  • · 水电一局中标云南滇中引水主体工程楚雄段
  • · 河南二建7亿元中标两电厂3台机组主体安装 实现市场营销开门红
  • · 水电十六局中标福州长乐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项目
推荐阅读
  • · 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2017年度薪酬情况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