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点此关山——海南琼中抽水蓄能电站C3标速写
8月的海南,“到处是绿树,到处是椰果”。海岛中部、五指山北麓,承担琼中抽水蓄能电站C3标工程的水电十四局人,顶酷热战暴雨,正在为电站引水道充水目标的按期实现而冲刺。
保充水:牵住“牛鼻子”
琼中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60万千瓦,是海南省首座抽水蓄能电站,也是岛上目前最大的水电工程。C3标为引水系统及地下厂房标,主要项目包括引水主洞、引水岔管、引水支洞、厂房系统、排水廊道、部分施工支洞及相应施工辅助施等。
“8月底具备水道系统充水条件,C3标压力很大。关键要看现场我们怎么组织,看我们的决心有多大!保充水是我们的目标!”在施工现场,项目经理樊明滇表示,“只有引水隧道充水成功,才能实现年底首台机组投产的目标。”
与“单水道、单厂房”的同类型抽水蓄能电站比较,该工程建设周期最短。2014年4月,项目部进场施工,经过两年多的不懈努力,到2016年底,工程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项目部通过对工程量的梳理,以及对工期的分析,预见到2017年项目部将要承受极大的履约压力。”樊明滇坦言。
2017年初,经过参建四方共同审核后的C3标年度施工进度计划,确定了3条施工关键线路。项目部在精心编排施工进度计划的同时,开展了详细的计划交底,在所有管理人员中明确了各个施工节点,为年度计划的组织实施,以及在过程中及时进行纠偏创造条件。
C3标2017年度施工的特点是:工作面多,但总工程量不大,而且各个工作面混凝土施工高峰期叠加在3月到6月份,工序叠加必将影响到工程进度。项目部未雨绸缪,及时调整布置,在确保施工进度并满足质量要求的同时,严格施工组织设计、立足现场实际、超前安排目标,全力推进。
项目部党支部副书记刘捍东谈到这样一件事:
中平洞现场生产负责人因为抢进度,多浇了一仓平洞混凝土,却延后两天组织人员进入一级斜井下弯段施工。在周例会上,项目经理对这项安排提出批评:“现场生产组织必须围绕周进度计划,出现这样的问题,说明现场生产组织没有抓住重点,还没有理清工作思路。通过今天这个会,大家必须确立关键线路优先的思想,杜绝盲目抢进度的做法,周进度计划必须得到保证。”
“卡控时间节点很重要。这好比赶飞机,把控好时间点就能登机,错过了时间就坐不上飞机,说什么都白搭!”樊明滇强调。
项目部对关键部位保持持续关注,根据各个时段、不同重点,制定行之有效的计划,按计划推进工作,反复清理不断改进。同时健全管理制度,按标准化进行管理,把问题消灭在过程中。
保充水,是一场硬仗。抓目标、问题、时点之管理,则是牵着了牛鼻子。
新亮点:变“不可能”为现实
琼中抽水蓄能电站,主要有5条斜井(洞)和竖井,项目部所承担的标段就占了4条,包括两条引水斜井、一条排风竖井和一条高压电缆斜洞,为整个电站施工风险和难度最大的标段。
根据合同要求,水道充水时间为2017年8月底,12月底发电。业内表述,这是“史上建设周期最短的抽水蓄能电站”。
进度与质量、进度与安全总是存在各种矛盾。运用利用科技手段解决施工过程中的重大安全隐患、提高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是该项目实施的关键。于是一系列与时间赛跑的科技创新活动渐次展开。
项目部承担的工程中,除了引水隧洞斜井外,高压电缆洞因工期压力特别大,而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高压电缆洞由平洞段和斜洞段组成,其中斜洞段又分为上、下两段,上段倾角为22度,下段倾角为33度。因斜洞上段倾角较小,开挖只能采用“正井法”施工,通过扒碴机装碴后,使用矿斗车运至井口卸料,再转运至碴石场。
该施工方法速度迟缓,导致斜洞段开挖支护完成、具备混凝土浇筑的时间为2016年7月初。此时,距业主下达的11月30日前完成衬砌节点目标仅剩150天。
150天,要完成416米长的衬砌,采用常规的浇筑方法根本不可能实现。但假如该目标无法实现,将直接制约高压电缆洞内电缆的安装,进而拖延整个工程工期。
工程技术人员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了“科技创新”。
樊明滇与项目总工何毅、副总工刘伟等一班人,组织力量进行研究,力求攻克难关。
高压电缆洞衬砌断面小,以往均用搭设脚手架、支撑模板的方法浇筑,这种方法一般每天浇筑1米左右洞段。要想成倍提高进度,选项就是采用滑模进行浇筑。
问题是,在倾角和衬砌断面均特别小的隧洞内,采用滑模浇筑混凝土,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而且,最大的难题还在于,隧洞的顶拱不衬砌,意味着顶拱缺少约束,如果滑模在施工过程中被混凝土的浮托力抬动,此前的努力都将前功尽弃。
技术人员针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着手设计滑模结构。相关图纸绘制完成后,约请水电十四局资深滑模专家评审。根据专家评审意见,再对滑模结构进行优化。最终,自行设计、制作的“U型”滑模“闪亮登场”。
对应高压电缆洞斜洞22度、33度两种倾角,应用“两模一法”工艺,工效提速10倍,每套模平均滑升速度10米/天以上,底拱、边墙一次成型。加之滑模连续作业,整条隧洞混凝土无施工缝。
值得一提的是,浇筑过程中,工程技术人员在“U型”滑模身后加上“组合模”,匠心独运地把底拱、边墙,连同踏步一次成型,施工质量进一步提升。
“能工巧匠”们依托水电十四局拥有核心科技的滑模浇筑,又一次把“不可能”变为了可能。
担责任:护住青山绿水
宋代文豪苏东坡曾获罪被贬海南,留下了“九死南荒吾不悔,兹游奇绝冠平生”的诗句,意思是说,海南风光是他平生所见之最美,即使死在这里也不后悔。东坡先生对海南岛的风光予以高度评价。
由于施工区域位于国家3A级黎母山森林公园内,该电站又是国家提出建设海南生态省和国际旅游岛背景下的“绿色电站”项目,环保高要求以及施工难度,由此可窥豹一斑。项目部以“奉献绿色能源”为己任,不断强化环保意识,落实环保举措,废水、废气、废渣经严格处理后排放,路面扬尘定期洒水降尘,营地路面硬化、道路两侧绿化。
黄志直是安全总监,环境保护是他每天的工作重点之一。他及安全环保部要制定具体目标、按标准化管理,并持之以恒。黄志直表示,项目部严格按照南方电网的“5S”管理,提升现场管理——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5S”重点是场地要满足施工条件,改善现场环境,提升工程质量。
施工开挖揭露地表的同时,植被恢复工作也在同步进行。海南向有“台风走廊”之称,是一个多雨的地区,经常会有大雨,但是因为地表植被恢复及时,并且工程施工防排水设施齐全,因此,每次大雨过后,电站施工现场都看不到水土流失的情况。
地下洞室开挖出来的弃碴被集中存放,这些材料或将再次利用,或将平整后进行植被恢复,整个施工区域没有乱丢乱弃现象,忙碌的施工现场与周边郁郁葱葱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项目部员工介绍,工程建成后,可降低海南电力系统火电机组年均调峰率10.87个百分点,提高系统火电年发电利用小时数374小时,可节省海南电力系统火电标煤耗16.31万吨;同时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2.7万吨,减少二氧化硫及粉尘排放约0.14万吨。
“海蓄”人识大体讲风范担责任,在全力推进“绿色电站”施工的同时,也在尽心建设海南“生态省”和“国际旅游岛”。
电站下库一景
高压电缆洞
地下厂房施工
引水中平洞混凝土施工
开关站地面部分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