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十一局:追梦航空港
河南郑州——一个规划面积超过400平方公里的大工地正在紧张施工。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是目前我国唯一一个国家级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也是河南省三大国家战略重要组成部分。
到2040年,这里人口将达到近300万,成为中原经济区发展的引擎和我国内陆开放的高地,建设者们将建成一座宜居、绿色、环保的新都市。
巨大的商机,吸引着众多央企厉兵秣马,逐鹿中原。
从高空俯视,由中国电建承建的郑州航空港基础设施建设三标区域像一支展翅的雄鹰。该项目匡算总投资约53.4亿元,是城市基础设计一级开发投资+施工总承包模式,水电十一局牵头总承包工程的实施。项目位于航空港区南水北调中线干渠以南区域,总面积约20平方公里,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道路,桥涵(包含景观、景观照明),天然气、电力、通讯排管,隧道,生态廊道,生态绿廊,生态水环境等基础设施。其中道路总里程约94.3公里、桥梁面积约8.5万平方米、河道长度约12.5公里,生态廊道面积约544万平方米,工程内容繁杂,涵盖面广,是施工的“小联合国”。
该项目管理构架为:中国水电十一局成立项目管理部,下设七个工程处,第一、三、四、五、沥青处分别由十一局一、三、四、五分局组建,第二工程处由水电一局组建、第六工程处由路桥集团环境公司组建。
工期紧,拆迁难,多种类型工程同步施工,他们面临巨大的压力。
参建员工迎难而上,以“诚信履约、安全履约、规范履约”为目标,弘扬“工匠精神”,迅速摆开战场。项目管理部不等不靠,主动出击,见缝插针,边拆迁、边施工,人员机械同步跟进。及时组织召开专家评审会,对桥梁、支架及降水方案进行评审,深化改进,做到设计内容、技术措施、工期安排等科学合理、切实可行。以强激励、强约束为导向,找准施工管理着力点,制定完善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环保及扬尘治理履约考核管理办法,开展“赶”、“超”、“比”、“大干六十天”等劳动竞赛,各工程处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任务完成排名第一,获得“优胜项目经理部”称号。
这里不仅是一个工程,也是中国电建面向世界的形象和窗口。项目管理部制定争创河南省市政工程金杯奖的创优目标,明确首件先行、样板引路的质量管理理念,全面开展科技创新和创优工作。每个工程处分别进行创优策划,分解阶段任务,外出观摩学习,聚焦创新、创造亮点活动不断涌现。
为了减少地基变形对雨水接口破环,施工采用柔性连接代替刚性连接。采用格宾网进行渠道河床护理,起到永久性保护效果。采用加筋麦克垫代替混凝土护坡,与自然土相互叠加进行施工,实现了水与土体的自然交换,既减少扬尘又绿色环保。
高品质来自精细管理。项目管理部经常性组织开展专项检查、专题会议,对现场施工存在不足进行分析总结提炼,制定预防措施;坚持工程质量事前预控、事中监控、事后控制,严把原材料、构配件及设备进场关,对重要部位和关健工序施工进行全程监督指导;编写施工技术图册,将施工工艺流程图、质量控制要点、工序图片等进行分类展示,全面强化现场质量标准化控制。
作业面广,土方开挖量大,施工人员多,桥梁、支架、深基坑、特种设备等存在的危险源,都给安全文明施工带来极大考验。项目管理部加强系统管理,编制安全环保标准化实施图册,以点带面,严格要求,工地大门、企业文化标识、安全讲评台、临边防护、吸烟室茶水房等统一规划,将“让标准成为习惯,让习惯符合标准”的管理理念落到实处。
在扬尘治理上,项目管理部严格按照“六个百分之百”(即施工工地周边百分之百围挡、物料堆放百分之百覆盖、出入车辆百分之百冲洗、施工现场路面百分之百硬化、拆除工地和土方工程百分之百湿法作业、渣土车辆百分之百密闭运输)和“两个禁止”(即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禁止现场配置砂浆)的要求,凡是不达标的作业面一律停止施工。增加扬尘治理资源投入,实行监督员责任制。洒水车一天多趟来回洒水,雾炮、车辆冲洗设施不停运作,防尘网全面覆盖。同时,他们将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扬尘治理分开考核,分别兑现,考核结果上墙公示,取得显著成效,包括道路、水系、绿化、桥梁等20个工作面被授予“郑州市建设工程扬尘治理达标工地”。
郑州航空港项目备受各方关注,水电十一局执行董事、总经理张玉峰,党委书记冯真理等领导多次到现场察看施工进展情况,指出要持续加强精细化管理,在加快进度的同时,高度重视质量、安全的规范化施工,为中电建在航空港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拼搏成就荣耀。如今,郑州航空港项目三标区域已是道路纵横,桥梁横跨,绿树成荫,为第十一届中国(郑州)国际园林博览会园博园开园做好了充分准备。
中国电建以大局意识、施工形象意识和突破意识,为郑州航空港后期工程树立标杆。
追梦航空港,他们一直在行动。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