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克难展雄风——记水电十四局南龙铁路葱坑隧道顺利贯通
6月22日,南龙铁路重点控制性工程--葱坑隧道安全贯通。这颗一直与涌水、塌方、变形相连,一直与专家会、演兵场、攻坚战相伴的“钉子”,经过1200个日夜的顽强奋战,终于被拔除。
不畏艰难辟战场
葱坑隧道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境内,全长2541米,地处剥蚀低山及山间谷地,地势高低起伏,最大埋深77米,最小埋深5米,是南龙铁路重点控制工程之一,由水电十四局承担施工。
为了尽早开始隧道掘进,从进场之日起,项目部员工就以饱满的精神状态,积极协调,租临时用地,为项目的全面铺开做好准备工作。由于当地土地稀少,居民们对每一寸土地都视如珍宝,使得每项征迁工作推进都困难重重。
征地拆迁就是一个与当地老百姓以心换心的过程,项目部从老百姓的利益出发,积极和各级政府村镇接洽沟通,主动到村民家中走访谈心,与当地居民沟通交朋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细致入微的协调工作中,项目部响亮地提出“尊重业主监理、依靠政府、相信群众”的口号,强化宣传力度和依法办事意识,终于取得了村民们的理解和支持,从村民手中“借”到了大量施工用地,解决了施工便道、搅拌站、弃渣场、临时用房等临建土地问题。2014年7月1日,葱坑隧道正式施工兴建。
再接再厉保安全
为确保隧道安全贯通,项目部坚持以日保周、周保旬、旬保月,编制了严密的施工计划,确定好关键工序与主导工序,加强施工动态管理,向关键工序要时间,向非关键工序要资源,并根据施工进度随时调整施工组织计划,对劳动力实行动态管理、优化组合,采用“空间交叉、平行作业”的施工模式,充分利用掌子面空间布局,科学设定台阶高度,合理安排台阶作业顺序和方式,形成在时间上重叠的施工优势。
隧道进、出口洞顶覆盖层薄,围岩松散,遇水即散,为确保项目安全顺利施工,项目部现场精心准备,合理安排,进洞前先做好截水沟和地表处理,以挖掘机分层开挖为主,边开挖边支护,采用管棚和小导管超前支护,安全员跟班作业,根据监控测信息调整支护参数、施工方法,并备足应急材料、适时增加随机支护,确保施工安全。
顾全大局勇担当
2016年底,南龙铁路2标最长的端西隧道早已顺利贯通,官庄特大桥最后一个墩身封顶,端西隧道无砟轨道也在如火如荼地紧张收官。年关将至,项目部承担的施工任务大都提前完工,陆续进入收尾。正当员工欢喜地期盼着回家过年之时,一项艰巨任务却不约而至:为确保南龙铁路2标按期完成施工任务,公司及项目指挥部决定将葱坑隧道出口段交由他们实施……
这是一块难啃的骨头,项目部知道葱坑隧道的难度。一方面,地质条件非常差,就如同在一块“巨大的豆腐”中打洞,接手后将面临24米的全断面换拱段,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铺架工期更紧;另一方面,铁路项目的后期,由于变更周期长,资金回笼慢,资金状况都非常紧张,接手后将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但如果葱坑隧道不能按期完工,将制约整个南龙铁路的通车,公司及项目指挥部将面临着巨大的履约压力。
人员少、难度大、责任大、资金困难,一旦不能如期完成施工任务,项目部的内外压力史无前例,但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告诉每一个项目部员工,不但要接手干,还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加快进度,完成履约目标,为项目的后续施工争取时间,确保项目如期通车。
一场攻坚战拉开了序幕。项目部召开了动员大会,四名班子成员白夜班现场包保值班,各部室抽调精干力量投入施工。节假日没了,加班人员多了,工作面二十四小时日夜施工,葱坑隧道一米一米的掘进......
攻坚克难创佳绩
2.5公里长的葱坑隧道,进出口进洞后先后遭遇围岩地质持续变化,地质变更长度达1.2公里,变更率48%。近200米的浅埋洞段,不仅存在五、六种不同岩性,还伴有涌水渗漏,成了影响项目全线贯通的最大“拦路虎”。业主公司总经理每月到施工现场巡查一次,南龙铁路线指挥长则每月两次。项目经理钱永平强调:“履约工期尽管如此紧迫,但我们一定要时刻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洞内地质条件我们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改变对策,做到岩变我变,以技术质量保安全、以质量安全保进度,绝不能牺牲质量安全抢进度”。
为了打好葱坑攻坚战,项目部成立施工专项工作组,每天召开‘碰头会’,确保每项工作落实到位。还建立了以“葱坑攻坚战”命名的微信群,每个质量卡控重点部位如拱架螺栓连接、锁脚锚杆焊接等都实时拍照接受群里的监督。
1米、2米、3米……2541米;1天、2天、3天……1200天。项目部全体员工在万家灯火、家家团圆之时,恪守异乡,坚守岗位;战严寒,斗酷暑,他们从未说过一声苦,喊过一句累,勇往直前……
2017年6月22日,葱坑隧道顺利贯通!经过1200个日夜的奋力拼搏,南龙铁路Ⅱ标实现了快速进场、有序施工、忠实履约,赢得了业主的肯定和当地政府的赞赏。
葱坑隧道顺利贯通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