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建集团:从深圳,掀开水环境治理新篇
南国鹏城深圳——一颗镶嵌在珠江三角洲东岸的耀眼明珠。
沐浴在改革开放春风里的深圳特区,30年辉煌成就举世瞩目,“深圳速度”、“设计之都”、“创客之都”等美誉已成为引领中国经济建设的靓丽名片。但随着工业快速发展、人口密度巨增,环境污染问题也越发突出。深圳市各级政府清楚地认识到,只有打造依水宜居、水城共融的生态型城市,才符合未来发展的需要。
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与深圳市携手合作,共同谋划茅洲河水环境综合整治的新思路。随着茅洲河流域宝安片区、光明片区、东莞一期综合整治工程的相继中标,三大工程中标金额合计达158亿元。
在这片充满创新与活力的沃土上,中国电建全面奏响了茅洲河全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的和谐乐章。
坚持系统治理理念 问诊茅洲河黑臭水体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新思想,赋予了新时期水环境治理工作新的内涵。
深圳市委、市政府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始终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更是将消除黑臭水体,打造亲水宜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茅洲河是深圳第一大河,被誉为深圳的母亲河,流域面积398平方千米,干流总长41.61千米,流经深圳市宝安区、光明新区和东莞市长安镇。
“五六十年代,茅洲河是我们的饮用水源,七八十年代,我们还能到河里抓鱼、游泳。”这是生活在茅洲河流域老街坊们远去的记忆。然而,今天,黑臭难闻的茅洲河,却成了深圳靓影上的一道疤。
作为全球清洁低碳能源、水资源与环境建设领域的引领者,中国电建紧跟国家“四个全面”战略步伐,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设计、施工总承包等全产业链优势,有序推进水环境与资源战略发展,开拓生态修复与环境治理新业务,全力打造转型升级、快速发展的新引擎。中国电建为深圳茅洲河治理提出的“系统化治理、全流域统筹”的理念,与深圳市打造碧水蓝天城市的构想产生了共鸣。
2016年2月3日,中国电建以“EPC+施工总承包”模式中标茅洲河(宝安片区)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中标金额约123亿元,项目共六大工程46个子项目,包括管网、排涝、河流治理、水质改善等工程。
机遇与挑战并存 肩负发展重任
深圳茅洲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作为环保部、广东省重点督办的黑臭水体,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中国电建在茅洲河项目工程中的责任重大。
2016年4月15日,国家环保部部长陈吉宁见证了中国电建签约茅洲河流域综合整治工程:“作为环保部重点督办的黑臭水体,深圳市已立下了军令状,茅洲河要在2017年基本消除黑臭,2020年水质达到V类水目标,中国电建要切实负起责任,确保治理目标的顺利实现。”
国家水利部副部长刘宁对中国电建茅洲河流域综合整治给予更高的期望:“中国电建承建的茅洲河综合整治工程在我国河道治理方面具有开创性意义,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坚持创新,高标准、高质量打造精品工程,为我国河道全流域治理树立样板。”
茅洲河项目工程,对于中国电建未来战略转型,打造质量效益型一流水环境企业的意义不言而喻。工程中标后,中国电建在全集团范围内抽调精兵强将,跑步进场,并开展了中国电建组建以来首次以集团名义为单个项目召开的誓师大会。
“誓师”二字,许久不用,且又是在集团层面召开,足见其任务之重、责任之大。我们要站在执行党和国家重大战略决策,站在落实广东省、深圳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站在集团转型升级的战略高度,迎难而上,肩负起中国电建的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要进一步转变观念,科学创新,精心实施,努力将茅洲河综合整治工程打造成精品样板示范工程;我们必须坚定地说,“We are ready”“我们准备好了”。中国电建集团暨股份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晏志勇对茅洲河项目提出了要求。
按照集团的统一部署,中国电建茅洲河水环境治理项目指挥部迅速成立,同时,根据中国电建水环境与资源板块战略发展要求,迅速成立了中电建水环治理技术有限公司,全面整合集团内部资源,努力打造水环境治理的“电建水环境”品牌。
茅洲河水环境综合整治指挥部,电建水环境公司组织机构设置、建章立制、管理人员配置等工作同步展开。
“茅洲河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对于中国电建意义重大,我们要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放在工作首位,要以超常规的努力,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任务,全力将茅洲河项目工程打造成精品样板示范工程。在这个项目上,我们不许失败,只能成功。”王民浩在誓师大会上意味深长地说。
为高效推进茅洲河建设工作,中国电建主动谋划,快速形成了“全流域统筹、系统化治理”的理念,形成了茅洲河流域治水提质工作技术路线图,即一个方案、两地联动、三片协同、四项突破、五位一体、六个系统及产业联盟七个一工程,全面推动茅洲河项目工作的扎实开展。
跑步进场谋开局 百日攻坚推进度
按照统一安排,由股份公司所属的12个成员企业承担宝安片区10个标段及界河标段的施工任务,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承担了大部分规划设计工作。各成员企业迅速抽调人员、设备,跑步进场,中国电建的建设者们满怀豪情,以激扬的势头,全力投入到茅洲河流域综合整治工程建设中去。
2015年12月3日,茅洲河界河综合整治工程开工。
2016年2月25日,茅洲河(宝安片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三标段、八标段、十标段项目同时开工。
2016年3月11日,茅洲河流域(宝安片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七标段、九标段的三个子项目同时开工。
2016年6月9日,楼岗河首仓箱涵底板混凝土开盘,标志着茅洲河水环境治理项目首仓主体混凝土浇筑。
2016年9月24日,茅洲河项目工程“百日大会战”劳动竞赛活动正式启动,“党员先锋岗”、青年突击队等活动也同时展开。
蔚蓝的天空下,茅洲河畔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织网突击队”、“碧水突击队”、“畅通突击队”、“宁水突击队”、“高效设计突击队”和“百日大会战”先锋队的旗帜在高空飘扬,46个子项目中的35个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近2300台套设备投入施工,约8000名施工人员奋战在生产一线,一场治水必胜的攻坚战全面打响。
人生能有几回搏?作为一名中国电建人,要时刻记住POWERCHINA的品牌,要认清“履约即市场、现场就是战场”的形势,要扛起肩上的担子,全力以赴投入到茅洲河项目治水提质攻坚战中,这不仅是为中国电建的品牌增光,也是为个人的人生价值添彩。指挥部办公室主任、电建水环境公司副总经理陶明用这句话激励身边的员工,也用这句话激励着自己。
2016年7月,赵慧芝毕业分配到茅洲河项目三标段计划合同部。在同事的帮助下,她快速成长着。白天,她跑工地核实工程量,烈日下,脸被晒黑了,但工程却丝毫不差地记录下来了。晚上,为了尽快完成工程量核算,她和同事们在灯光下依旧忙碌着。“辛苦是肯定了,但一线的经历让我掌握了更多的知识和经验,想到能在百日大会战中发挥一丝作用,为深圳市民创造更美的生活环境,苦一点、累一点,但我心里满是喜悦。”赵慧芝笑着说。
在快速推进工程建设的同时,质量、安全及文明施工等工作,以更棒的实力塑造着中国电建良好的品牌形象。
为确保管网工程建设的质量,指挥部坚持从源头控制,全过程高效确保原材料及工程建设质量。为保证管材质量,指挥部推行质检人员驻厂监造工作,每根出厂管材印制身份信息二维码,确保管材质量的可追溯性;在工程建设中,实行首件工程及试验段验收制度,推行关键工序实名登记制度,在提高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意识和积极性的同时,也保证了关键工序的可追溯性及准确追责。
为全面了解管网工程建设质量情况,指挥部对管网进行CCTV管道内窥检测,在管网安装并完成回填一定厚度后,采用机器人对管道内部进行探测和摄像,科学全面地了解管道质量状况,确保管道工程的质量。
安全责任大于天。茅洲河黑臭水体中含有大量的有害气体,从工程建设的第一天起,电建水环境公司总经理郑久存就定下一个规矩,凡是在箱涵内开展污泥清淤施工的,不准一名施工人员进洞施工,全部采用机器人作业。这充分保证了施工人员的安全,受到了一线员工的好评。
正是广大员工的共同努力,中国电建茅洲河流域综合整治工作得到了各级政府和市民的认可,也结出了丰硕的成果。
在茅洲河流域“百日大会战”劳动竞赛活动期间,管网工程施工不断提速,目标不断提高,从最初的100千米最终提升到农历春节前“完成240千米,力争260千米”。在全体参战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最终于2017年元月3日,提前27天完成了预定目标。百日大会战期间,污水管道最高日铺设量4.18千米,最高周完成量24.1千米,创造了国内污水管道建设的新纪录。
2017年3月24日,由中国电建负责承建的共和涌综合整治工程全面完工。共和社区向茅洲河十标项目部赠予“截污治涌彰显治水成效,去除黑臭造福百姓生活”锦旗。
中国电建大兵团作战的速度、质量及文明施工成了深圳水环境治理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2017年初,广东省环保厅、深圳市水务局分别组织百人观摩团走进中国电建茅洲河综合整治项目施工现场,向中国电建茅洲河建设“取经”学习。
2017年2月28日,广东省环保局组织全省地级市环保局、顺德区环境运输和城市管理局主要负责人观摩中国电建茅洲河综合整治项目施工现场,向中国电建茅洲河建设“取经”学习。
来之不易的成绩,在得到社会各级肯定的同时,中国电建也收获了新的市场。
2016年 12月30日,中国电建以“EPC+施工总承包”模式中标深圳茅洲河综合整治(光明新区)管网工程、河道工程,两项工程合计金额27.62亿元。
2017年3月,中国电建成员企业华东院、水电七局、港航公司联合体中标茅洲河流域综合整治(东莞部分)一期项目工程。
两大片区水环境治理工程的中标,必将进一步提升中国电建在水环境综合治理领域的影响力和品牌实力。
科技创新作先导 坚持科学治污染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郭沫若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以此寄语科学春天的到来。随着茅洲河工程的深入开展,中国电建水环境治理也迎来了科学创新的春天。
打造技术型水环境治理领军企业,科学技术必须是第一生产力。中国电建、电建水环境公司围绕茅洲河项目工程建设,坚持顶层设计规划、标准引领、系统化、信息化的解决方案,不断提升茅洲河流域水环境治理水平及企业的品牌竞争力。
按照“全流域统筹、系统化治理”的理念,在茅洲河项目之初,中国电建就提出了“全系统、全流域、一体化”的技术路线,通过在工程建设中完善河湖防洪、防涝与水质提升检测系统等“六大系统”,全面展示中国电建茅洲河流域水环境治理的实力。
“感觉自己很幸运,我毕业后就能参与挚爱的研究实验工作。当水质样品检测完成后,心中总有一丝喜悦与激动。”马芳芳是2016年毕业的一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实验中心的一员,文静的面孔下,更多的是一份对从事水环境研究事业的热爱。2017年3月,中国电建水环境研究实验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现已初步具备水环境治理产、学、研、用等大型生产科研实践基地的功能,这也为像马芳芳这样的员工提供了锻炼和提升的平台。
在茅洲河流域综合整治过程中,电建水环境公司加大科研成果专利化工作,已有20余项全部通过初审,18项已公开,11项核心专利进入实际审查阶段。
科技研发与技术标准制定是技术型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电建水环境公司配备了一支高学历、高素质的技术研发、标准制定的团队,成立了水环境技术标准委员会,设置了技术研发部、技术标准部,奋力推进水环境治理关键技术及相关标准的攻关工作。
2016年,电建水环境公司成功申报中国电建集团科研课题7项,争取经费8000万元,《河道底泥综合利用的应用示范》成功申报深圳市科技创新项目。
科技研发,标准先行。2016年12月1日,电建水环境公司《城市河湖泊涌污泥处理厂标准建设》等8项企业标准正式发布。 2017年 3月19日,由电建水环境公司起草编制的首个深圳市《河湖污泥处理厂产出物处置技术规范》正式发布实施。该规范的发布实施,可有效指导和规范底泥处置活动的开展,并为国家及其他省市相关工程的开展提供积极有益的引领示范和借鉴参考。电建水环境公司在开展技术标准编制的同时,完成了水环境治理工程定额体系构建编制方案,形成了由20个专业组成的水环境治理工程定额体系。
茅洲河工程施工,交通疏解难度极大,同时路面破除施工噪音大,对周围市民日常学习、工作有很大的影响。电建水环境公司加快高端装备的应用工作,在茅洲河项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按照常规做法,在做好交通疏解方面的情况下,进行路面封堵围挡施工,对施工工作很方便,但这样会给广大市民造成极大不便。我们不能这样做,要在快速展开施工与方便市民方面想办法,我们在管网施工中开展了非开挖顶管施工技术,不仅不影响道路交通,同时也减少了外部因素对管网施工的影响,提升了整个管网铺设的效率。”电建水环境公司工程建设部副主任龙章鸿接受采访时说。
“中国电建在我们小区采取这种先进的技术,彻底颠覆了我认为施工就一定有噪音,势必影响正常生活的想法。”家住上南大街的吴先生面对记者采访时说。
原来,在上南大街施工过程中,茅洲河四标段项目部在开展施工区钢板桩支护过程中,采用了先进的静压植桩技术,不仅提高了效率,而且不产生噪音污染,极大地方便了市民的日常生活。
在茅洲河流域综合整治过程中,中国电建应用大型绞吸式挖泥船,清淤污泥通过全程封闭的管道输送,在减少污泥与空气接触的同时,也有效控制了污泥有害气体的沿途扩散和对周边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
正是一批高端技术和装备的应用,不仅提升了茅洲河项目效率,同时也提升了中国电建水环境治理标准,向社会展示了中国电建的“高大上”实力。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融入深圳展央企风采
在融入地方的同时,中国电建充分发挥企业优势,在稳步推进茅洲河建设的同时,积极投身地方抢险、扶贫帮困等工作中去,得到了社会的好评。
“2017年1月27日,正值农历大年三十,本想和项目部值班的员工们一起过年,水管爆裂的求援电话让我放下了手中工作,带着队伍和设备直奔田洋二路松岗街道,全力投入到水管抢修中去。”茅洲河项目八标段项目经理徐斌接受采访时说。
大年三十发生水管爆裂,如果不及时修复,将对周边几万居民春节生活用水造成极大影响。夜色中,冒着小雨,徐斌带着抢险队员开展基坑抽水、破损水管底部人工开挖清淤、原水管割接、基座焊接处理、钢管接头焊接及吊装等抢修工作,通过逐个破解面临的困难,抢险队仅用16小时就完成了水管抢修工作,保证了市民春节用水。抢修期间,深圳市治水提质指挥部副总指挥、市水务局局长王立新专程慰问抢险队员时表示,这样大面积的抢修过去一般需要一周左右,这次仅用了16小时,就完成通水目标,再次证明中国电建的队伍是一支素质过硬的队伍,而且是一支能迅速打赢硬仗的队伍。
在定点帮扶陆丰市八万镇吉水村扶贫工作过程中,电建水环境公司将海绵城市的绿色理念融入到吉水村文化广场建设中去。公司将污泥资源化利用生产的透水砖,用于文化广场铺设,得到了吉水村村民的赞许。
童之星幼儿园位于茅洲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接驳工区沙井路。项目部员工看到幼儿园文化宣传不足的实际,通过为幼儿园制作爱心宣传墙等方式,用宣传画架起了与小朋友的爱心桥。
今年五四青年节当日,电建水环境公司、指挥部各标段与地方公益组织联合开展 “绿色出行、低碳环保”的公益活动,40多名青年团员义务参与交通文明劝导等互动,受到了市民的好评。
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中国电建用行动在茅洲河项目工程中展示着实力与品牌,扛起了积极融入深圳、履行好社会责任的旗帜,受到了国家相关部委,广东省、深圳市两级党委、政府与市民的肯定。
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马兴瑞在视察中国电建茅洲河项目工程时表示:“中国电建系统化治理、全流域统筹、规模化推进的优势正在显现,高标准、高质量实施茅洲河流域整治工作,为广东省乃至全国河流治理树立了标杆。”
蓝天为曲,碧水作歌。中国电建茅洲河流域水环境治理的宏伟乐章已经在深圳茅洲河畔奏响,演绎时代的“春天的故事”将在美丽的珠三角东岸续写新辉煌。
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中)、广东省副省长许瑞生(左三)、深圳市常务副市长张虎(右三)到中国电建茅洲河工程调研。
2016年4月15日,中国电建董事长晏志勇(前排左一)向陈吉宁(右一)、马兴瑞(右二)介绍中国电建的治水思路。
中国电建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晏志勇(左三)听取研究实验中心工作情况介绍。
2016年11月16日,深圳市水务局局长王立新(左三)参观高交会中国电建治水提质主题展。
上南大街沟槽施工
茅洲河综合整治项目上寮河口泵站施工一角
茅洲河综合整治工程福和路回填施工
茅洲河一标松岗街道塘下涌工业片区雨污分流管网工程文明施工现场
大年三十,茅洲河八标项目部参与田洋二路水管抢修。
共和社区向完成共和涌施工的茅洲河十标项目部赠送锦旗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