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十三局四公司:项目经理的年终大考
年底了,学生们经过一段紧张的复习都完成了期末考试进入寒假。日前,水电十三局四公司也组织了一场年终“大考”,参加考试的不是别人,全部是一线的项目经理。上年度项目是否盈利?目标任务完成得如何?怎样让明年的团队更具战斗力?这下一考便知。
这是一场怎样的“大考”?
没有目标的管理是无用的,没有考核的管理是无效的。十三局四公司总经理就为各位经理出了这样一道唯一的考题:请项目经理现场组织材料,从成本、进度、利润、变更索赔等方面阐述一年项目的工作。
这道题看似很简单,这不就是普通的工作汇报嘛,其实不然,这次“大考”严着呢,拒绝形式主义,拒绝日常工作赘述,拒绝简单数据罗列,注重对重要经济指标的考察,全部提交书面发言材料。
考题一出,真让这些平时指点江山的汉子们挠了阵头,有些项目经理平时更注重现场管理、多是口头汇报,真要提起笔落到纸上来总结总结,还是要多费一番心思。还好在规定时间内,项目经理都拿出了看家本事,提交了一份份思路清晰、目标明确的答卷。
经得起推敲的盈利才是真金白银
你以为交了卷简单念念就算结束了?那就大错特错了。这只是个简单的开始,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某项目汇报到一半,发现进度数据有出入,经过核对后发现手里的数据与业主反馈的数据不符,需要再核对。又有项目发现某单项分包成本价格和预计盈利比引起了争执。屠清奎拿出计算器,语重心长地说:“做项目管控,不能只是停留在嘴上,要真正拿起笔写一写、算一算,把不够清楚的地方搞清楚,把不够明白的地方弄明白,这样能有效地提高管控水平,同时也让自己心中做到有数。”通过现场讨论和计算,某些项目真的红了脸、出了汗,但是通过计算也给每个项目经理吃了颗定心丸,大家真正知道了项目盈亏平衡点和风险点在什么位置。
运用好互联网++这把双刃剑
在互联网+时代扑面而来的时代,拒绝新系统就是切断自己与未来的联系。考试中,四公司总经理不断强调,所有新项目开工,一定做好项目信息化建设。为什么要一而再,再而三的强调这个信息化呢?
说明它重要。项目施工繁忙,尤其是赶上大干,很有可能就顾不上内业,更不要谈录入数据。可是光闷着头这么蛮干是否可行?当然是不可取的,现代化管理区别于传统管理模式,就在于运用大数据、PMS、BIM等现代化手段,以更加直观、立体的方式动态展现出施工的每一个阶段,能将这些用具为我们所用,才是一个合格的项目经理应该具备的能力。这把宝剑是否一定好呢?如果用不好也有可能造成很大的麻烦,比如录入人员不仔细,数据出错或是录入时间点偏差等,都有可能打乱决策者的思路。这就要求项目经理要重视并大力推动这些系统在项目上的运用,让全员认识到这些管理手段不是负担,是为了让管理者少走弯路、减少重复劳动的工具。
大考结束后,项目经理们紧绷的情绪舒展开,领导们在结束时予以寄托,希望明年咱们再大考时,大家都能全部拿走经济责任制兑现,干好事创好业,年底以优异的成绩分享企业发展红利。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