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的故事——水电十一局长沙地铁4号线二标段施工侧记
东方的天空开始泛白,下弦月偷偷隐没在云端。吱嘎作响了一整夜的机器开始归于平静,在车辆的鸣笛声和早市的叫卖声中,新的一天开始了。
工地上,安全警示台前作业人员整齐排开,简短的班前教育培训和当日安全注意事项叮咛后,各自便奔赴自己的岗位,机械声赶在日出之前再次轰鸣起来。
会议室,各科室和站点负责人轮番汇报前一日的工作开展情况和当日工作安排,间或,对于某个有争议的问题发起激烈的讨论。
2016年已接近尾声,长沙地铁4号线二标段项目部每个人都绷紧神经,抓紧12月的尾巴不肯松懈。
就在2016年12月26日上午11时,长沙地铁4号线树木岭站第一台盾构机——“大禹7号”顺利始发,这是水电十一局在长沙项目首趟开往“来年春天”的列车,它搭乘了太多人的期盼,满载了太多“四季的故事”。
树木岭站
土石方开挖
浅尝春味——助力围护结构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长沙地铁项目的脚步伴随新年钟声一同启程。2016年对整个项目部乃至长沙轨道交通4号线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一年,树木岭站盾构能否如期始发牵动着每个人的心弦。为保证如期履约,项目部召开年工作计划会,将重大节点目标一一部署,动员大家时刻保持敢打硬仗的作风,发动脑筋、迎难而上。
进入2016年,长沙地铁项目施工临建工作全面展开,共同为车站主体围护结构开挖助力。提前进入地下连续墙吊装的粟塘站,按三天两幅的标准有序推进;圭塘站已完成交通疏解和临时路面建设,管线改迁正在稳步进行中;树木岭站则由于植被较多,绿化迁移在综合方因素基础上逐步开展,交通疏解临时路面和场地硬化紧跟其后。
2月18日晚,圭塘路站在全体职工近5个小时的奋战中,完成了道路交通疏解及施工场地围挡;3月31日,树木岭站克服车站主体长、交通流量大等难题,实现一期围挡封闭工作;4月18日,长沙地铁4号线二标段项目迎来圭塘站、树木岭站首件验收,业主、监理、质监站、安监站经过现场查看和资料检证后,宣布两个站点首件验收顺利通过,标志着长沙地铁项目将有三个车站正式进入主体围护结构施工阶段。
新的阶段同时伴随新的问题,树木岭站围挡南侧紧邻天心区教师村公寓,此小区共209户,住户多为租客和老年人,楼房年代已久,为了解地铁开挖施工对该建筑物的影响程度,以及住户的安全状况,项目部主动与监理单位、当地部门配合,对建筑结构质量状况进行施工前的入户调查,全面检查记录地铁开挖前的建筑物状况,最大程度确保居民和建筑安全。
但由于市民对地铁知识了解相对较少,且部分户主长居外地,交流对接难度大,屡次出现拒签和阻挠施工现象;为进一步普及地铁知识,获取市民对地铁建设这一惠民工程的支持和理解,外协部门联合测量队开始了一月之久的挨家挨户走访。从入户的第一天起,大家就做好了“吃闭门羹”的准备,测量队长张弛坤回忆说,“入户调查一般都是在住户下班后进行,敲不开们和态度冷漠是常有之事,为了让户主在调查表上签字,我们无数遍地重复地铁建设的重要性和必然性;有时为了获取信任,我们甚至主动当起了修理工。”
正是“咬住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劲,最后感动了这里的所有住户,圆满完成调查签字任务,为主体围护结构开挖赢得了群众基础。
安全文明施工
圭塘站
浓抹夏妆——提质增效全面开花
随着各作业面展开、作业队伍增多,现场安全管控和入场教育成了摆在项目部面前的难题。此时,爱动脑筋的年轻人“不安分”起来,在借鉴、学习和创新后,二维码管理平台应运而生。现场作业人员通过扫一扫平台内二维码,以喜闻乐见的方式轻松接收各类安全和技术交底培训,起到了提升作业技能和专业素质的效果。管理人员以手机媒介有效管控现场安全文明施工开展情况,进而优化现场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水平。二维码平台获得了广泛好评,这是现代化管理模式的探索,也是适应企业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在长沙,雨季绵延而又悠长,给施工生产带来诸多不便,但是同样难不倒一群爱思考的同事们,街头巷尾的夜市烧烤摊给了他们灵感,那里使用的遮雨棚不就是最好的解决方法吗?但是新举措的应用并非易事,只有“因时因地制宜”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在定制防雨棚前,现场管理人员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120米长的作业区域如何覆盖?如何解决对材料吊装的影响?棚子的安装、移动、拆卸和堆放怎么解决?……综合考虑实际情况和操作的便利性后,滑动、折叠式防雨棚出现在了大家的视野。雨棚可折叠可延展,灵活性强,保证了施工材料来回吊装不受影响;阴雨天气可将其展开,并可随作业区域的移动而推进,确保基坑内部正常作业,同时保护施工人员不被雨水打湿、钢筋和模板不受侵蚀;此外雨棚采用实用耐用材料,利用周期长,平常可折叠收起,占地面积小,加之外形美观整齐,符合市政文明施工要求。树木岭站滑动折叠式防雨棚的使用,解决了雨季作业不便的难题,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项目部充分利用一切时间主动投入施工生产的积极表现,同时为践行“提质增效”、保证诚信履约、安全履约、规范履约创造了外在条件。
技术质量是一个工程的核心与灵魂,怎样做好施工技术指导工作和质量管控工作是贯穿始终的重点。地铁建设作为惠民工程,优质的工程质量是每个建设者的最终追求。树木岭站作为4号线的双向盾构始发点,工期紧、任务重;冠梁支撑梁作为强化主体结构的第一道工序,安全质量工作要求高;为兼顾各方因素,项目部引进新型建筑材料易安特模板,此模板具有质地轻、易装卸、绿色环保、成型美观、可循环使用等优点,虽然初次采购成本较高,但在周转次数超过11次时,综合成本将低于传统模板。易安特模板的使用,不仅在缩短工期进度、建设文明环保工地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更为项目部节约了采购和人工成本,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在圭塘站,基坑砂砾岩质地坚硬,爆破成为推动工期的必然措施,但传统的炸药爆破震感较强,飞石较多,会对周边居民车辆、建筑物、管线、基坑本身的桩和立柱造成影响,而且城市炸药爆破审批手续复杂,办理周期长,且费用高昂,具有不可实现性。为保护周边环境及已有施工成果,爆破方案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以往爆破经验,经过多次专家论证、方案对比后,二氧化碳破碎施工方案最终被敲定。此方法不仅安全,而且符合绿色、环保和低碳要求,最大程度保护了居民区、管网区和施工区的安全,节约了成本,保证了圭塘站盾构接收节点工期。
盘扣式脚手架作为一种新兴的支模架体系,首次在长沙地铁四号线投入使用。其中树木岭站最早采用这种脚手架,自投入使用以来,其安全、方便、快捷的优点逐渐凸显,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与传统支模架相比,盘扣式脚手架有着较高的性价比。使用方面,低碳合金钢材料不易锈蚀,重复利用率高。安装拆卸方面,横杆、斜杆的连接方式均为插销式,搭拆速度提高2至3倍。安全方面,采用的是60系列重型支撑架,承载能力强;矩阵型布置斜杆,架体稳定性整体提高。成本方面,用钢量小,搭设效率高,施工中零件丢失几乎为零,节约了施工成本。形象方面,整齐一致的外观,大气美观的银色也为工程提升了形象。
大创新不断,小举措不停。为践行“提质增效”,项目部成立质量创优管理领导小组,组织“质量月”系列主题活动;制度周计划考核奖励办法,细化施工任务,合理安排工期,奖先进,树典型;多次开展劳动竞赛活动,抢工期,赶进度,调动了广大职工的参建热情,提高了工作效率。
易安特模板
移动折叠式防雨棚
平分秋色——劳动竞赛先锋涌现
大暑既至,气温居高不下。
长沙地铁4号线粟塘站、圭塘站相继通过冠梁支撑梁混凝土首件验收施工,树木岭站东端头基坑开挖条件验收顺利通过,在三个站点工程进度旗鼓相当的热潮下,一场劳动竞赛活动如期开展。
此次活动贯穿8、9两个月,以三个站点的基坑支撑、底板、内衬墙及楼板等主体结构施工为进度目标,以杜绝任何事故为安全目标,以“土建优良,提质增效”为质量目标,紧紧围绕安全、质量、进度、效益,履约行动全面展开。
各站点众志成城,积极接棒迎战;立秋将至,平分“秋色”就此开始。
树木岭站东端头基坑开挖到底为劳动竞赛开了一个好头,推动盾构始发节点目标再上一个台阶。2016年8月9日,喜讯传来:经过全站上下通力配合,不断克服开挖深度大、出渣协调难、检测标准高等难题,树木岭站19.3米深的基坑在20天左右的时间里开挖见底;开挖过程遵循“时空效应”理论,采用“分台阶接地”施工法与人工清理相结合,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基坑底部的密封性。
作为盾构接收点的粟塘站紧跟其后,以日出渣量1600立方速度有序推进,顺利实现第一段底板接地、防水施工;圭塘站因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重点集中于开挖过程中墙体浇筑抹面处理,实行平稳中铿锵迈进策略。
8月26日,地处三岔路口的树木岭站西端头围挡在项目部全体职工连夜奋战5小时后成功封闭;8月31日,圭塘站冠梁支撑梁施工全部完成;两个重要节点将此次劳动竞赛推向高潮。
9月,劳动竞赛活动进入高潮,高温作业、冒雨作业、夜间施工已是大家的一种默契,谁也不曾抱怨一句。
项目部每个人自动加压,坚守本职岗位主动奉献,支部党团员更是冲锋在前,积极发挥带头模范作用。
入党已有七个年头的武辰,即将迎来而立之年,作为技术部门负责人的他,早已是独当一面。技术部,新生力量的代表,多是近两届毕业生,由初出茅庐成长到技术骨干,领头人的作用不可小觑。对待兄弟们,他一向严厉又关怀,工作方面不容一丝疏忽,生活方面考虑细致周全。哪次,你若是看到会议室的灯亮到凌晨,那一定是他带领技术部在攻克竞赛中的某个技术难题,当然加班宵夜早已备好;然而只有第二天厚重的黑眼圈暗暗宣告。在年轻人中,大家都亲切称他“武哥”,没有职务的繁琐附加,因为他做到了一个“大哥”应有的责任和担当。作为一名党员,他用行动证明了“团结就是力量”。
尚建国,一名普通的电工,负责树木岭站场地内的水电维护工作,二十多岁,身形瘦高,不善言谈,在众多形容词中,“踏实肯干”是对他最贴切的描述。树木岭东端头围挡封闭是推动竞赛目标的重要环节,也是他挥洒汗水的数小时,拆卸围挡爬在最高点,运输铁马跑在最前边,安装栏杆抢在最难处,不喊累不抱怨,用他自己的方式默默付出,带动着身边的人。
徐晨旭,技术员,2016年新分大学生。也许前辈们敢于奉献的精神鼓舞着他,也许是“党员”一词赋予他的责任,面对新环境,他没有给自己缓冲的余地,而是一心扑在最苦累的一线工地,白天上班、晚上加班,凌晨两点仍坚守施工现场。付出总伴有回报,在劳动竞赛中他被选为重点培养人员。
当然还有一部分人,他们守本职,充分发挥服务职能,从工地送清凉、发放防暑降温物品、配置暴雨作业防护用具、购买市场新鲜时蔬等小处细处着眼,全心全意保证施工生产。
首台盾构始发
盾构过程监控
首摘冬实——转序区间盾构
12月已是深冬季节,南方的天气阴雨不断,在长沙地铁4号线树木岭站东端头负二层车站内,湿寒略甚,但忙着调试盾构机的职工们却是汗气腾腾,细致检查着每一丁卯、焊缝,确保盾构机如期安全始发;基坑外围,各项准备工作正忙碌进行,热烈的氛围萦绕整个树木岭站。
26日上午11时,我公司长沙地铁项目首台盾构机——“大禹7号”在树木岭站顺利始发,标志着主体结构施工正式进入区间盾构掘进阶段。
区间盾构施工是地铁工程的重要环节。树木岭站作为双向盾构始发站,共有4台盾构机从该站始发,盾构机能否如期始发关系着公司承担的两个盾构区间的施工进度。从树木岭站施工场地围闭开始,参建员工紧紧围绕盾构始发这一重要目标,细化分解施工任务,合理编排工期计划,将551.72米长的车站主体分为东西两个施工区。全力确保东端头盾构始发井按时完工的情况下同步开展西端头盾构井施工,然而施工过程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利,漫长的雨季给基坑开挖和渣土外运带来了极大的麻烦,为了保证工期节点职工们开动脑筋,发明了横跨基坑的移动式防雨棚;对渣场实地查看,值班负责人夜间随车辆一起出行协调,保证及时出渣。
功夫不负有心人,10月28日该站东端头盾构始发段主体结构第一块顶板浇筑完成;11月28日,首台盾构机“大禹7号”顺利下井。
从盾构下井组装到完成条件验收会,长沙地铁4号线二标段进入了新的一年冲刺月。元旦前夕,树木岭站顺利实现区间盾构施工转序,圭塘站基坑土方开挖完成,粟塘站主体结构6段封顶。
地铁的施工轨迹碾压过365个日夜,开往下一个四季轮回,电建人与长沙地铁的故事还将继续激情书写。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