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匠心——电建路桥1000天改造川东南交通大动脉纪实
“云开巫峡千峰出,路转巴江一字流”,这是诗人吴本泰在《送人之巴蜀》中对即将分别的友人所寄予的祝愿,可见自古以来,蜀道之艰难就被人们所熟知。
如今,一条条交通线不断在这片大地上铺开,在川南的大地上,有这样一条克服了各种艰难铺设而成的路——省道308线合江至泸州一级公路。它战线长达31.4公里,涵盖赤水河特大桥等大桥、中桥共15座,还包含隧道、高填方、软基处理等多种市政道路重难点施工内容,加上项目工期紧、任务重,技术难度高,但困难再大,却也敌不过电建路桥儿女的认真和执著,历经1000个日夜,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缔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省道308线合江至泸州一级公路按合同约定顺利实现通车
省道308线合江至泸州一级公路改建工程推动了川渝黔结合部的综合交通网络体系的形成,工程不仅将泸州的几大产业园区串在一条快速通道上,而且将江阳区和合江县的6个乡镇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这将拉动沿线乡镇的经济发展和方便群众出行,对沿线产业经济和城镇建设将起到极大地推动作用。对于当地群众而言,这是经济发展的机遇,对于工程建设者而言则是巨大的挑战。
赤水河畔展风采
合江县的实录镇,位于三面环水的半岛上,赤水河与高洞河将其围在当中。虽然,只与合江县城隔河相望,近在咫尺,但由于交通条件较差,实录镇几乎成了一个“孤岛”。这里的居民进城多数靠摆渡过河,如果坐车只有通过一条3.5宽的农村公路,从凤鸣、虎头绕道35公里,最少要一个半小时才能到达县城。如今,赤水河畔一座主跨200米的特大桥巍然耸立,从县城驾车上泸合大道,紧接着穿过笔架山隧道、跨越赤水河大桥,然后下道便到了实录镇政府,总共用时不到十分钟。“几分钟与一个半小时相比,那实在太快了。”当地群众感慨地说。
突破艰险逆境施工
回想赤水河特大桥建设,电建路桥的儿女们付出了巨大的心血。赤水河特大桥作为省道308线合江至泸州一级公路改建工程履约的“生命线”,它的建成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大桥主桥为105+200+105米连续刚构,为三向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主梁为分幅式单箱单室截面,箱梁从跨中至根部,箱高以1.8次抛物线变化。全桥122个挂篮现浇块的空间关系不尽相同,其相对关系十分复杂,每个现浇块件空间位置的确定,同弯弓射箭时选取角度的道理一致,正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因此上部结构施工是一项复杂严谨的工作,在施工过程中每一块件的偏差,即将对大桥的整体线型造成严重影响。
披荆斩棘不畏险阻
“其工期只能提前不容滞后”,在进场之初就统一思想,上下一心全力打好这场硬仗。为避免出现工期拖延,在前期规划中经过反复方案对比,制定详细施工进度计划,并邀请西南交通大学专家组一同参与赤水河特大桥工程的建设,与技术人员积极配合,通力合作,以线性监控和应力监控为主,采用“自适应调整”的方法对赤水河特大桥进行实时监控,以立模标高控制为手段,确保大桥各项数据处于正常范围内。
攻坚克难创新工法
作为控制性工程的赤水河特大桥是整个项目技术实力的体现。在特大桥建设的各个阶段,都对材料质量严格把控。一方面,对于每批进场原材料都要求工地实验室必须进行抽样检验,经验证合格后应用于赤水河特大桥的施工建设中;另一方面,对赤水河特大桥主梁使用的高标号C60混凝土各个环节、各项指标进行严格控制,力保赤水河特大桥的混凝土浇筑顺利圆满完成。同时,为了加强现场施工组织管理,实时了解设备的使用情况,项目部采用GPS定位系统,为各类设备加装GPS终端,随时掌握工作状况,从而提高工作的计划性,前瞻性。将工作顺序提前安排妥当,避免临时调配,造成混凝土浇筑不连续等现象。
技术人员也不甘落后,在建设过程中不断完善施工措施。钢绞线作为大桥预应力的“生命线”,其施工质量也就是质量控制的重中之重。在大桥上部结构施工过程中,引进国内领先水平的“智能张拉压浆技术”全数控设备,利用计算机智能控制,仪器自动操作,完成钢绞线的张拉施工。精确控制施工过程中所施加的预应力力值,将误差范围缩小到±1%,提高了预留力张拉成效,保证了张拉精度,提升工程质量。
随着赤水河大桥的完工,这里的居民进城可不再乘船过河了,不仅方便,还消除了安全隐患,把实录这个“孤岛”变为了县城的“后花园”。
建设中提升“软实力”
电建路桥秉承“源于江河,融入世界”的理念,始终将育人作为日常工作的重心,坚持学以致用,打造完善学习型团队。这里既是工作的战场,也是学习的课堂。通过“请进来,走出去”,邀请行业专家,同行高手到项目公司开展专项技术培训和讲座,还积极到其它相关项目考察,进各大高校进行对口学习,开工至今组织各类培训项目上百次。
为了让这支路桥“新手”团队尽快提升技术实力,项目公司高度重视科技立项和QC小组的开展工作,在实践中总结科技成果。2015年顺利完成赤水河特大桥《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技术研究》和《高墩翻模施工技术研究》的科技立项结题工作。这些科技成果不仅对现场施工具有指导作用,而且为同类型桥梁施工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也为承建单位积累施工经验。2016年,泸州省道308公路项目部《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优化》QC小组成果首次荣获四川省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一等奖。
正是这样的硕果累累,才让我们看到了新生的力量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从容淡定的面对风风雨雨。
质量安全来护航
在这3年的施工生涯中,没有掌声和鲜花,唯有踏实平凡的身影;没有出类拔萃的成绩,却有筑路人恪尽职守的坚持;没有惊世骇俗的壮举,但有员工爱岗敬业的拼搏。电建路桥全体员工团结克艰,精心优化施工方法,用“短、紧、快、勤”的模式,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克服了施工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并以零伤亡事故的表现圆满完成施工任务。经历了岁月的洗礼,方能体验收获的喜悦;途经了坎坷的历程,方知坦途的可贵;勇敢无畏的前行,淬炼出电建路桥人坚韧的品性;百折不挠的精神,更是体现了电建路桥人奉献的力量。
如今,这条道路舒展开了身体,向前方铺开,梦想在历经1000多天的奋战后终于实现——泸合大道的通车将带动沿线经济发展、完善路网、加快地方工业、旅游等资源开发,也将为川渝黔长江上游核心经济区战略构想转化为现实提供重要助力。
省道308线合江至泸州一级公路改建工程
省道308线合江至泸州一级公路改建工程赤水河大桥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