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间美好“鱼”你环环相扣――176万尾裂腹鱼回归金沙江
本网讯 2021年9月14日上午,中央支持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项目、金沙江上游清洁能源基地首个开工建设的电站、西藏首台装机超百万千瓦级水电站――华电苏洼龙水电站2021年秋季鱼类增殖放流活动在金沙江畔开展,本次共放流鱼苗25万尾。华电金上苏洼龙分公司,西藏、四川两侧当地农牧局、渔政、公证等部门,苏洼龙电站参建单位各方、当地群众共计120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不知不觉,苏洼龙水电站已经连续开展增殖放流活动四年了,这是第七次放流,”苏洼龙分公司总经理感叹道,“每年我们要放流近50万尾鱼苗,从2018年第一次放流以来,我们已经放流176万尾!”
据了解,苏洼龙水电站建设的金沙江上游最大鱼类增殖放流站投资达1亿多元、占地60余亩,电站业主营地占地仅45亩,而当地百姓戏称“鱼比人住得好”。建成以来,这座鱼类增殖放流站就肩负着金沙江上游苏洼龙、巴塘两级电站鱼类增殖放流的重要使命。
精心挑选亲鱼,鱼苗分区养护,投喂科学配比的饲料,对水温、水质以及溶解氧进行实时监控……每一条活蹦乱跳的鱼苗都在先进的鱼类繁育设施里经过精心养育。
一场两小时的鱼类增殖放流活动,建设者们需要至少提前一个月作准备。放流前一个月进行野化训练,放流前一周进行拉网训练,放流前三天开始停食训练……每到增殖放流前,建设者都像送孩子出远门一样,进行精心准备,让鱼儿们提前适应金沙江的大风大浪,在回归母亲河后健康成长,繁衍生息。
“放流时我们要抽选1/100的鱼苗做荧光标记,等鱼苗们回家之后,我们还要进行放流效果跟踪监测,看看他们生活得怎么样。”鱼类增殖站培育专家罗梅芳说道。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在苏洼龙电站规划设计中也得到了生动的体现。苏洼龙水电站现场设计负责人朱军说:“10年前,在开展电站前期规划工作的时候,为了保护上游鱼类的栖息地与产卵场,我们决定将苏洼龙水电站正常蓄水位降低10米,干流共12公里天然河段因此将不再开发。”
降低10米正常蓄水位,意味着每年减少6.41亿千瓦时发电量。对此,苏洼龙水电站的建设者一点也不遗憾。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建设“绿色金上”生态环保示范工程,已经成为他们的重要奋斗目标。通过深入细致的环保研究工作,金沙江上游水电规划创造了我国水电开发与生态保护相协调的华电“金上模式”。
据悉,在苏洼龙水电站建设中,专门设置一道生态流量泄放闸门,确保满足下游生态流量要求。他们还引进了金沙江上游第一个升鱼机设施和集运鱼船,让鱼儿们坐着“电梯”完成洄游。
除了江里的鱼儿,高山深处的矮岩羊和小爪水獭也是建设者们的“心头肉”,他们每年都要定期对其开展观测工作,观察其生存活动及数量变化,为科学制订保护措施提供依据。
在增殖放流活动现场,芒康县索多西乡村民扎西多吉激动地说道:“从前,一说到要在我家门口修电站我就害怕,要是破坏了大山、污染了江水咋办?现在电站修起来了,我看到山更绿了,江水更清了,江里的鱼也更多了,我们的生活更好了!”
如今,苏洼龙水电站高峡出平湖已成为现实,一汪平静的江水映照着蓝天白云,在翠绿的苏洼龙湖畔,守着绿水青山的各族百姓正在迎来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
2018-08-23
- 数读国网 | 资产3.8万亿、利润
2018-02-10
- 国电九江发电厂走进希望学校
2018-01-06
- 甘肃大唐新能源:义务献血支援
2017-08-16
- 湘潭发电:参加社会公益筹款活
2016-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