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滩村的“甜蜜事业”
大滩村航拍图。摄影:汤伟
视频摄制:马冠朴 汤伟
本网讯(秦明硕 但棣瑶)初到四川省宜宾市安边镇的大滩村,蜿蜒的通村公路连接着一条条入户路,直通每家每户的小院,道路两旁是一盏盏太阳能路灯,路面干净,还能见到有村民在打扫。家住大滩村的向家坝水电站库区移民翁云洪对记者说,“建电站以前你们要来我家,下了车起码还要走 2 小时的路,进门时一定是一脚泥。”如今,汽车已经可以开到他家的大门口了。
当过十多年兵的翁云洪,身上有一股敢闯敢拼不服输的劲儿,给村民们留下了好印象。退伍后他选择回乡发展,2014年底,当选为大滩村村委会副主任。那时,乡亲们除了紫秋葡萄种植产业外,更多的还是会选择外出打工。他最大的梦想就是再引进一个产业,带领更多人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我希望大伙儿在家里就能赚到钱,把在外打工的年轻人都吸引回来。”翁云洪说。
翁云洪开始四处寻找商机,在贵州考察时,他发现蜂糖李这个产业大有前途,也适合在大滩村推广。如果能引进这样一种新的经济品种,能让村里的产业发展更加多元。
可真正要让蜂糖李在大滩村落地,翁云洪面临着重重困难。在大滩村种李子,许多村民一开始并不买账。一来担心没经验没技术种不出好果子,二来就是愁销路怕卖不出去。对此,翁云洪不仅自己潜心研究,还大方花钱请农业专家来村里指导种植,带着大家一起学技术,攒经验。
“发展产业是有风险的,但不冒风险跟在别人后头走,永远都追赶不上别人。失败了,大不了从头再来!”翁云洪说。
2015年大滩村开始推广蜂糖李产业,在党员、村干部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参与进来。第一年发展了200多亩,第二年翻了一倍,第三年增加到1500多亩,如今已经达到2000亩的规模。
产业发展如此之快,还得益于三峡集团库区移民后扶政策和“三峡种子基金”的持续帮扶。翁云洪说,从修电站起到现在,移民后扶资金对村里发展的资金贡献占到80%。用“三峡种子基金”贷款搞发展高效规范,为村民提供了很大便利。
大滩村的保洁员。摄影:马冠朴
通过科学种植和精心管护,大滩村的400多亩蜂糖李今年成功挂果了,肉厚汁多、甜味悠长的果子卖到了好价钱。这个夏天,村民们尝到了丰收的喜悦。
为了鼓励大家伙儿的积极性和保护村民的收益,翁云洪想尽法子带着大家推销蜂糖李,线上做微商,线下找商户,他还主动提出先帮村民们推销,等大家的李子都卖完了再卖自己地里的。就这样,今年大滩村卖出了30吨李子,每斤批发价达到20元。
“以前村民种水稻、玉米等传统农作物,一亩地收入一千多元,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现在种上蜂糖李后,一亩地收入可达一万多元,是原来的10倍。”翁云洪的脸上写满了自豪,“现在我们村的空地全部种上了蜂糖李。”过去大滩村里出个“万元户”,那都是了不得的事情。现在,家家户户都有了气派的新房,很多人都开上了小汽车。村里藤上挂葡萄,树上结李子。孩子们上学便利,老年人得享天年。
“以前从没想过小汽车能开到自家的坝子上,现在我们村都有‘三环路’了”,翁云洪笑着说,“村里基础设施环境改善了,加上紫秋葡萄和蜂糖李两大产业的支撑,我们的日子只会越来越好,比蜜还甜!”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
2018-08-23
- 数读国网 | 资产3.8万亿、利润
2018-02-10
- 国电九江发电厂走进希望学校
2018-01-06
- 甘肃大唐新能源:义务献血支援
2017-08-16
- 湘潭发电:参加社会公益筹款活
2016-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