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好公路”绘就美丽乡村
在安徽池州,群山峻岭之间,一条条宽阔平坦的四好农村公路串联起了贵池区各乡镇街道,车辆和行人来来往往、川流不息。水电八局四好公路项目公司(以下简称:项目公司)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完善当地农村公路路网结构,着力提升农村公路通达深度,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显著提高。
新理念指导新实践,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战略开启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求农村公路建设要因地制宜、以人为本,与优化村镇布局、农村经济发展和广大农民安全便捷出行相适应,要进一步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逐步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老话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确保建设小康路上不让一个贫困地区因地处偏远而掉队,这是重大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也是“四好农村路”建设的重点任务。2020年年初,在国家“复工抗疫促生产”的号召下,池州市贵池区所辖15个镇街的县道、乡道、村道上开始出现了水电八局建设者们忙碌的身影。如今,仅过去了八个月的时间,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四好农村路”PPP项目已然有了可喜的变化,这一条条代表着幸福的道路渐渐展现在眼前。
“解决问题,就要耐得烦”
阵阵秋风拂面,清晨一大早,项目公司总经理渠磊就来到工地,他一边想着贵池区吴红路段要解决的建设事项,一边想着待会儿该去哪里了解情况。7月底,在贵池区牌楼镇吴红路放好边线时,他与同事多次实地了解情况、做工作,提早开展了协调准备工作,由于吴红路是连接贵池区牌楼镇的重要交通通道,也是水电八局长九项目运输砂石骨料的主要干道,所以无论是在当地村民出行上,还是在企地经济建设运输上,这条路必须得快速“打通”。
吴田村口的一条小道在征拆范围内。沿路涉及到的其余几户人家均配合项目公司的征地拆迁工作,仅有村民李宸富门口的空地不愿让出,理由是老祖宗遗留下来的宅基地不允许“动”。劝不动、拆不下,怎么办?面对这样的困难,当地政府和项目公司多次协调,给李宸富做耐心细致地说明解释工作,经过不懈努力把这块“硬骨头”给啃了下来,确保了施工进度。
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四好农村路”PPP项目属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涉及面广,这也意味着“伤脑筋的事”也多,从动员、评估、签订协议到拆除等,可以想象中间会遇到多少困难。但是愈是庞大的工作量,就愈是使人越做越起劲。总结起来就是,处理问题的过程中要“耐得烦、舍得磨”。工作太多?那更要理清头绪,保持耐心把手头上的事情做好。村民不满意?那就反复沟通,群众利益无小事,将村民的困扰解决才是头等大事。
自项目开工以来,项目公司在做好监督协调工作的同时,深入一线参与现场施工建设,化解了诸多矛盾,现场协调相关村民681人次。在贵池区许多村民见到项目公司的工作人员都说:“你们为我们解决了不少难题,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表达感谢啊!”
目前,在当地政府的指导支持下,在项目公司与全体参建者的共同奋战下,池州四好公路项目已累计完成农村道路扩面延伸工程路基交验464.42千米,级配碎石路面施工405.12千米,沥青、路面混凝土施工343千米,有效改善贵池区农村居民出行不便的局面,对逐步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对进一步优化村镇布局和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昔日尘土飞扬的道路逐渐展露扶贫攻坚新面貌,逐步编织成一幅产业兴、村庄美、百姓富的美好画卷。用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路通了,家乡美了,钱袋子也鼓了!”而此时,项目公司全体员工的自豪感与成就感也随着农村道路的建设一同蔓延开来。
“这条农村路,修得又快又好”
家住梅街镇的张大娘要在中秋、国庆双节期间嫁女儿,这本是一件大喜事,但家门口的那条路总让她心里有点不太放心。原来,她家门口有个大斜坡,且路面没有采取硬化措施,车辆开得稍微急一些,就尘土飞扬。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让准女婿的迎亲队开到家门前,成为了张大娘的“心头病”。
看到离家不远处正在施工的水电八局四好公路项目公司,张大娘思虑再三,和村干部说明情况后,找到了项目负责人反映了自家的情况。对于张大娘反映的问题和困难,项目公司高度重视,在对她家进行实地勘察后,第一时间联系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及时调度工程队进行施工,见到此情此景,张大娘的心里吃了一颗“定心丸”。经过紧张的施工,张大娘家门前的道路总算是在节前顺利完成。“你们这路修得真棒,又宽又好!女儿出嫁来的车这么多也停得下,也不会让大伙儿灰头土脸的,这都要感谢国家的好政策和水电八局的帮助,我真的感觉很幸福。”张大娘紧紧握住项目公司协调人员的手连连说道。
这,只是梅街镇项目建设的一个缩影。
“我也想为这条路做点事情。”梅街镇高坦社区的七十多岁的陈大爷说道。热情的陈大爷瞅着一线人员作业辛苦繁忙,他总是每天早早地提上两壶凉茶来到工地上,倒给有需要的一线作业人员解渴。一条路,两壶水,三四个瓷碗,成为了梅街镇建设工地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曾经的梅街镇的村民,要想卖掉自家产的农副产品,常常在运输上就要花上半天时间,才能赶到附近集市上售卖;生病时,就连救护车和医疗队也进出不便,村民唉声叹气。如今,梅街镇家家户户种养的农副产品开始成了致富的宝贝,笑容也都挂到了梅街镇居民的脸上,行走在宽阔平坦的梅街镇农村公路上,老人、孩童的笑意溢上眉梢,产业致富脱贫的故事比比皆是。
“交通便捷以后,家里的豆干销量越来越好,都快供不应求了,生活有滋有味,只要肯下力气就能赚钱!”梅村镇十字村商户李有年喜滋滋地说。
“人老了,就怕生病,现在路修好了,去瞧病方便多了,心里这块担忧的石头也放下了。”高坦社区张大娘感慨地说。
“家门前的路一修好,我这农家乐、绿色蔬菜大棚也开起来了,周末不少游客来体验游玩,收入也增加了,感谢政府和你们水电八局啊!”十字村新开农家乐店主王琮平热情地介绍道。
“以前去学校的那段路,都是土和泥,现在水电八局的叔叔、阿姨帮我们把路修好了,下雨都不怕了。”梅街中心学校桃坡小学的一名学生说。
......一声声、一句句,诉不完,道不尽。无论时光如何绵延,这幸福永远!
“这央企干活,就是不一样!”
“听说咱们村这条吴红路要修了,还是个央企要来修哩!”
“你说能不能行啊?不会做到一半被吓跑了吧?”
“修修补补多少次了,早就不抱什么期待了!”
一听说央企水电八局要来修路,唐田镇吴田村里立马就“炸开了锅”,村民们怀着将信将疑的态度,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了起来。
7月底,随着挖掘机、运输车、施工人员的相继入驻,村民们脸上浮现出欣喜的神色,但眼底还是充满了怀疑。吴红路是池州市贵池区四好农村道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沿线串起了唐田镇、牌楼镇、小河镇、丁香镇等十多个乡镇村落,地势复杂、地形多变,这也是村民们心存犹疑、觉得不管是谁来都干不了的原因。
针对吴红路段的地势,水电八局四好公路项目公司拒绝“等、靠、要”思想,联合池州市交通运输局、沿线村委多次踏勘现场,进行详细查看,并询问具体情况,制定了详细方案,最终敲定施工流程。渐渐地,道路初见雏形。村民们对水电八局态度也有所转变。但还没来得及高兴多久,一个“晴天霹雳”就来了。
由于安徽省汛期的来临,在连日暴雨、洪水侵袭下,植被缺乏的红路山体护坡因暴雨冲刷,出现了山体滑坡的现象,道路受阻,施工被迫停止。项目公司发现这种情况后,第一时间对接当地政府,火速赶到现场进行协调解决,并在滑坡处100米位置道路两端设置路障、警示标牌及警戒线,同时,安排专人对接周边的村民们进行沟通,确保他们的安全出行,各项应急小组及时开展滑坡清理及疏通导流工作。随后,项目公司及时联系池州市、区交通运输局领导专家及各参建单位多次前往现场勘察,并就这一情况进行讨论,寻找最快捷、最可靠的解决方案。
“我们一定要想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项目公司党支部书记兼总工程师申培新对此事十分重视,“不仅如此,还要确保我们整个项目完工后,未来不会再次出现这种遭遇暴雨冲刷就出现山体滑坡影响出行的情况,我们要替村民们修好路,更要负责路修好后的未来。”
经由多方研究决定,施工建设时,对于坡度不陡于1:1且边坡高度不大于5米的土质稳定挖方边坡,采用三维网喷播草、灌籽防护;对于坡率不陡于1:1的稳定挖方边坡,采用混凝土预制块拱形衬砌拱喷播草、灌籽防护;对于路堑边坡稳定性一般,尚存在安全隐患或坡面有可能沿岩石节理裂隙产生楔形破坏的地段,采用锚杆框格喷播草。这样因地制宜的建设方式,能更好地保护当地生态环境,也使得护坡抗洪强度在固土培根、涵水改性和抗雨水冲刷能力等方面优势大大增强,为后续的乡村道路建设奠定一个良好的生态基础。
在清理淤泥、修建护坡的过程中,项目公司的建设者们轮流坚守在建设第一现场,严把质量关,以优秀的质量赢得了当地群众的心,获得了他们的赞许。
“以往每年汛期这护坡都要滑坡几次,对村民来说安全隐患太大了!你们水电八局修路‘治标又治本’,这质量,这态度,咱放心!”当地村干部笑着地说。
水电八局修建的池州“四好农村路”是实现当地精准扶贫脱贫的“先手棋”,修的是路,暖的是心,带动一方经济,致富一方百姓。过去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如今是“出门水泥路,抬脚上客车”,一条条“四好农村路”通村畅乡,成了村民们的“脱贫路”“致富路”“幸福路”,通向远方,也通向幸福。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
2018-08-23
- 数读国网 | 资产3.8万亿、利润
2018-02-10
- 国电九江发电厂走进希望学校
2018-01-06
- 甘肃大唐新能源:义务献血支援
2017-08-16
- 湘潭发电:参加社会公益筹款活
2016-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