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十一局:流动的文明风景线
年过五旬的刘永胜,已在一线项目工作31年,身材魁梧,皮肤黝黑。现在是水电十一局郑州东三环(107辅道)快速化工程PPP项目第七项目部的文明施工队长。
东三环工程大干时,他的文明施工队至少有30号人。随着工程接近尾工,队里其他人员逐渐分流。因工作面没有完全移交,刘永胜依然还在这个岗位坚守着。
人虽然少了,但文明施工队的工作量一点也不含糊。
每天的工作,从日出时分拉开序幕。刘永胜开着他的专属三轮清扫车到达指定位置,开始一天的保洁清扫工作。从金水东路至动力南路,1.5公里的路程,相当于10个标准足球场大地面的保洁工作,不说保洁干活,每天走两趟,就是个体力活,一般人还真干不下来。而且清扫路段紧邻郑州东站和长途汽车站,人员和车辆较为密集,关乎城市形象,保洁任务相当艰巨。
承担任务后,刘永胜暗下决心,一定将文明施工队的工作干好,把负责的路段清扫的干干净净,不放过一片纸屑、一个烟蒂、一个角落,不能让文明施工队的牌子染上一丝灰尘。
刘永胜负责清扫的路段面积为7.5万平米,每月就是225万平米。这些数字听起来没有什么,但做起来是非常地不容易。凌晨,当人们还沉浸在甜美的梦中时,他却拿着粗重的扫帚在道路上穿梭。一天工作下来常常是满头大汗,腰酸脚疼。天气炎热时,就坐在台阶上擦擦汗、喘口气。冬天手冻僵了,哈上几口气暖一暖仍接着干。为了改善传统清扫方式,他动脑筋想办法,用塑料包装软绳和竹扫把结合绑扎成新型扫把,不但能将灰尘扫得干净,而且经济耐用。
一次大雨过后,有一路段有了积水。仔细一检查,原来窨井口被落叶堵塞了。道路两侧绿化做的好,植被多,落叶也多,雨后容易积水。刘永胜拿出自制铁钳,先把落叶夹到清扫车上再用钳子使劲捅,积水便转着圈流进窨井中。积水问题瞬间解决了。
2020年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所有人刻骨铭心。正值刘永胜在厂区值班。刘永胜义无反顾加入到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成了一名工地防疫志愿者。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他第一时间主动请缨,肩负起工地疫情防控消杀、进出人员体温监测任务。全力以赴,努力把消杀工作做细、做严、做实,每次忙碌的消杀工作结束后,脱下防护服,贴身衣服湿透了,汗水顺着满是口罩勒痕的脸上流淌。在他看来,肩上扛的不是消毒水,而是抗击疫情的责任。复工后,对每位进场施工人员一天两次进行体温测量,提醒大家做好防护,保重身体。严格管控外来人员出入,保障防疫工作落到实处,确保项目复工生产正常有序开展。
“俯首甘为老黄牛, 不用扬鞭自奋蹄”,是刘永胜师傅的真实写照。他像老黄牛一样,在施工一线忠于职守、任劳任怨,他用辛勤的汗水在本职岗位上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大家的赞许和尊敬。
工作中的刘永胜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
2018-08-23
- 数读国网 | 资产3.8万亿、利润
2018-02-10
- 国电九江发电厂走进希望学校
2018-01-06
- 甘肃大唐新能源:义务献血支援
2017-08-16
- 湘潭发电:参加社会公益筹款活
2016-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