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华电乌江公司:把扶贫做实在 助贵州更多彩
贵州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多,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为配合打好这场事关280万人口的脱贫攻坚战,五年来,乌江公司党委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致力于为贵州省“打开一扇窗、修好一条路、架起一座桥”,为开创生态美、百姓富的多彩贵州贡献乌江力量。
支教建校,打开一扇窗
地处乌蒙山区的高坪小学,校园设施落后,办公条件差,无教师宿舍,经常停水停电,外地教师不愿到此任教,师资力量严重不足。从2014年开始,郭大林、张烁、皮雪松、向盼等乌江公司青年陆续来到这里,成为支教老师。第一堂爱国主义教育,第一节兴趣课,第一次趣味活动……书法班、篮球课、电子琴……闭塞的交通、落后的条件为这里关上了一道门,乌江公司为这里打开了一扇窗,让无数好奇的眼睛得以一窥外面的世界。
支教建校,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多年来,乌江公司先后投入970余万元,修建了11所“乌江水电希望学校”,将“希望工程”的“救助”模式拓展为“救助――发展”模式,走访留守儿童1509人次,结对救助学生1200余人次,为更多孩子打开了圆梦的窗户。乌江公司也因此获得了首届、第三届中国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第二届贵州省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
智志结合,修好一条路
“隔山能说话,见面走一天”是沿河县团结街道复兴村的真实写照,“行路难,难行路”是乌江公司各个结对帮扶点的具体现状,要致富、先修路!这条路,既是老百姓走出大山的通组公路,也是带领老百姓勤劳致富的产业扶贫之路。
仅2016年,乌江公司就先后打通了复兴村覆盖麦子坡组、洞角组、店子组和茨竹组4个村民组的乡村路。路通了,环境好了,外界的投资也随之而来,4个村民组发展空心李1400亩,蔬菜大棚7个,养殖绿色生态鸡5000只,牛、羊、生猪500多头。
2014年8月5日,韩国世界茶叶联合会第十届名茶评比会上,沿河县榨子村的“塘坝千年古茶”被评为金奖。为了让千年古茶变成名副其实的“摇钱树”,在经过实地考察之后,乌江公司投入600万元进行塘坝镇千年古茶公园建设,打造出占地18.61万亩,包含4万余株古茶树,年产值可达1亿元的生态茶园,带动了87户贫困户脱贫。
产业扶贫获得成效的基础上,乌江公司继续帮助贫困户出点子、找路子,又先后投入驻村帮扶资金705万元,用于7个结对帮扶村的基础建设、产业开发。目前,所帮扶的7个贫困村已有6个脱贫出列。
消费扶贫,架起一座桥
消费扶贫的一头连着贫困的深山,一头连着广阔的市场,乌江公司力求在深山和市场之间架起一座畅通的、稳定的桥梁,让更多的“黔货”可以源源不断地走出深山。2019年,乌江公司系统食堂采购贫困地区农产品超过30万公斤,金额400多万元,农产品消耗占比、采购金额再创新高;专项投入扶贫资金70万元用于沿河县全县茶叶等特色产业外出推介项目,帮助沿河县开拓市场、品牌营销、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大大提升了“空心李”“茶叶”等农产品的“知名度”。
为进一步拓宽市场,乌江公司还积极探索“线上”消费扶贫模式,与已经成熟的电商平台管理联系,打通流通梗阻、提升流通效率,帮助农户出售产品;下属单位乌江渡发电厂积极研究开发“消费扶贫智能APP”,目前,采购小程序“乌电帮帮团”已进入最后调试阶段。该APP上线后,将与“黔货出山”“黔邮乡情”“有村”合作等知名品牌合作,拓宽贵州地区农产品销售渠道。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五年来,乌江公司共计投入扶贫资金8415.93万元,在铜仁市沿河县,遵义市播州区、余庆县、桐梓县,毕节市七星关区、大方县、黔西县等3市7县(区)发展产业扶贫项目、配套设施项目和教育扶贫项目70个,撬动社会资金约7.9亿元,惠及5000余户15000余人贫困人口。2019年1月,乌江公司被中国红十字总会授予“中国红十字人道勋章”,所属沙沱发电厂党委、乌江渡发电厂党委分别获得2018年度、2019年度“贵州省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2019年是脱贫攻坚的决战之年,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历史赋予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乌江公司会尽最大的努力开好窗、修好路、架好桥,把扶贫做实在,助贵州更多彩。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
2018-08-23
- 数读国网 | 资产3.8万亿、利润
2018-02-10
- 国电九江发电厂走进希望学校
2018-01-06
- 甘肃大唐新能源:义务献血支援
2017-08-16
- 湘潭发电:参加社会公益筹款活
2016-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