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院创新“3+N”扶贫模式做好脱贫攻坚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采取超常举措,拿出过硬办法,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用一套政策组合拳,确保在既定时间节点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在高坪区万家乡邵家坪村、茂县光明镇上关村定点帮扶村,成都院认真贯彻总书记要求,创新开展“3+N”帮扶模式,即从“扶志、扶智、扶能”三个方面与“技术扶贫”“产业扶贫”等N个方面开展扶贫工作,深入解决贫困村持续发展、永续发展的问题,从根上拔掉贫困村的穷根,增强贫困村的“造血”能力。
创新扶志与结对共建相结合体系。成都院多个党(总)支部分别与光明镇、万家乡党委支部,邵家坪村、上关村基层党组织结对。帮助贫困村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党组织活动室,同时采取“四联”结对共建模式,扩大“党建促脱贫”帮扶成效。邀请乡镇党委书记、镇长,驻村第一书记等参加成都院党委组织教育培训班,增强扶贫干部的业务能力和工作素质。
创新扶智与教育扶贫相结合体系。成都院在充分学习借鉴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公益研究院实施的关爱留守儿童项目模式的基础上,启动实施了“童伴计划”项目,着力阻断贫困村代际贫困影响。成都院工会在茂县组织开展“六一”儿童节、“教师节”、“新年暖冬行动”等活动,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树立积极向上,奋勇拼搏的意识。
创新扶能与产业扶贫相结合体系。 成都院根据贫困村实际,帮助茂县上关村打造精品康养旅游村寨;帮助高坪区邵家坪村发展紫薯及花椒产业,已形成农产品鲜销及深加工产品线上线下一体化销售体系,贫困群众实现了“在家门口”卖农产品的愿望。成都院易丰农业公司协助贫困村产业业主建立农产品品牌,拓宽贫困村农产品销售渠道,同时开展“以购代捐”活动,带动村民致富。
注重技术优势扶贫体系。成都院对茂县岷江等三条河流综合治理开展技术方案论证,完成茂县4个乡镇堤防工程规划报告,对6个乡镇开展新农村规划、典型设计及专家咨询服务等。开展四川省凉山州越西县书古水库可研工作,形成技术报告并通过评审。地质专家带队到茂县、高坪等地开展地质灾害排查,并提供地质灾害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
关注关爱扶贫干部体系。成都院成立专项扶贫工作经费,保障扶贫干部工作顺利开展。优先考虑评优评奖,优先考虑提拔重用。定期了解扶贫干部思想动态,帮助解决扶贫干部家庭困难,为扶贫干部解决后顾之忧。加大对扶贫干部的宣传力度,倡导良好的舆论导向和榜样示范。
邵家坪村于2017年按期脱贫摘帽,脱贫攻坚工作赢得了贫困村群众及地方政府的高度赞扬,南充市高坪区政府表扬信致谢中国电建和成都院对扶贫攻坚工作的倾情付出,驻村第一书被四川省委省政府评为优秀第一书记;茂县上关村计划2019年脱贫摘帽,倾力打造的“百合花谷精品康养旅游村寨”项目已基本成型,该项目被拍摄成视频,收录到四川电视台《责任》纪录片中,成都院的脱贫攻坚工作获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好评。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
2018-08-23
- 数读国网 | 资产3.8万亿、利润
2018-02-10
- 国电九江发电厂走进希望学校
2018-01-06
- 甘肃大唐新能源:义务献血支援
2017-08-16
- 湘潭发电:参加社会公益筹款活
2016-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