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干部,用“辛苦指数”换来贫困户的“幸福指数”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打响脱贫攻坚战,全党全国上下同心、顽强奋战,取得了决定性进展和重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基层扶贫干部,多次强调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健康、安全。打好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人,全国广大扶贫干部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做出了重要贡献。
时光是最好的记录者。在第6个扶贫日到来之际,农村美了,农民富了,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一线驻村干部、第一书记的拼搏努力,他们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贫困户的“幸福指数”,赢得广泛赞誉。他们大都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知识面广、视野开阔,到贫困地区,在与贫困群众共同生活的过程中,更能号准贫困的“脉”,更好地发展扶贫产业,帮助贫困户脱贫不返贫。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他们的工作,看看他们是如何冲锋在前的。
旱天岭的“及时雨”
“我人生的光辉时刻就是参与了这么伟大的脱贫攻坚战。”
——马建国
南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然而西北的广袤大地上,却有一片土地素来背负着“苦瘠甲天下”之名。一代又一代的村民们盼润泽的雨,盼安居乐业的生活。终于,他们盼来了一场“及时雨”——中核集团兰州铀浓缩公司派驻旱天岭村扶贫第一书记马建国带着脱贫致富的希望来到了村里。
牛劲儿闯开致富门
生长在西北的马建国性格内敛,但有一股撞到南墙也不回头的牛劲儿。他深知,要实现“真脱贫、脱真贫”,就必须有更加稳固的产业支撑。因此,消费扶贫和产业扶持是他的重要工作内容。
中核集团的支持不仅给予了马建国精神支撑,更让旱天岭村的村民受益匪浅。他把同心县特色农产品整合起来,依托自身企业优势,由中核集团统一采购,在第一时间就拿到了大量订单。随着一批批产品售出,村民脸上的笑容也一天比一天开怀。
可是完完全全来自中核集团的消费订单,并不是马建国的初衷,他要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帮扶”。之后,马建国带领农村经济联合会,与集团110多家单位达成采购协议。同时也积极向外扩充市场,大量消纳了同心县的特色农产品,帮助700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了劳务就业。
除了吸纳就业,集团还投资2000万元在同心县建立了扶贫产业园,而已经扶贫期满的马建国主动申请留任。主心骨留下了,致富的道路就越走越通畅。
家门口的小康路
村民的收入增加了,村集体经济也需要同步发展。马建国和村委会商议后决定采用“37361模式”分红,即中核扶贫基金的增值利润,提取30%用于村集体经济滚动发展,其余全部用于建档立卡贫困户或扶贫公益事业;村集体经济增值利润,提取30%用于村集体经济滚动发展,60%用于全体村民脱贫致富,10%用于失能建档立卡贫困户或扶贫公益事业。
“他们在产业园里务工15天,这期间为其他村民代养100只鸡,一只鸡就能赚40块钱,100只就可以赚4000块钱。”马建国介绍道。
劳务入股不仅可以解决家里的经济困难,还能学到技术。这让同心县里的村民们都很兴奋,争相前来报名。驻村两年多,马建国每个月只能回一次家,24小时都忙在村里。他说:“人这一辈子干不了几件大事,我刚好在最宝贵的几年里参与了这么伟大的脱贫攻坚战,这是我人生中的光辉时刻,我为自己能成为扶贫战线上奋斗的一员而自豪。”
来到这里我就是白河人
“通过消费扶贫,我要让白河特色产品走向全国。”——任小博
任小博是2018年7月来到陕西安康市白河县,挂职县委常委、副县长的,为期两年,在此期间获得2019年陕西省脱贫攻坚奖创新奖,获评安康市脱贫攻坚优秀党员。
白河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位于秦巴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核心区,是省定11个深度贫困县之一。来到白河,任小博迅速适应融入,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对接各类优势资源,寻找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扎实有效推进联点帮扶工作。
创新:消费扶贫带动优质产品走出去
组织消费扶贫活动是带动产业发展和群众脱贫增收的重要途径。“通过消费扶贫,让白河特色产品走向全国。”这个念头深深根植在任小博的心里。只有这样,才能让产业发展壮大,才能让群众的产品变商品,增进收入。
任小博积极协调联系中核系统各单位开展消费扶贫,采购白河食用油、香菇、木耳、茶叶、魔芋、粉条等农特产品。同时积极组织开展优质农特产品推介活动,推动白河农特产品走进西安、走进高校、走进国企、走进中核集团内部食堂超市和供应链企业体系,对接北京物美集团、大型团餐单位,上线中国扶贫网中核扶贫馆和本来生活网等大型电商平台,有效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开拓市场端的同时,还得促进供给端,通过深入调研,结合县情实际,协调争取集团对白河产业发展支持,争取资金,大力支持茶叶产业、生猪养殖、中蜂养殖、红薯种植及深加工产业等,培育市场主体,壮大集体经济,延长产业链,奖补贫困群众发展产业,增强发展信心。
暖心:暴雨之后显温情
8月3日晚,一场50年一遇的短时强降雨横扫白河,红石河、白石河、厚子河等,多条河流“告急”,卡子、中厂、构扒等镇灾情尤为严重,桂花、新营等村沦为与世隔绝的孤岛。
一场灾难,就是一场考验。面对突如其来的特大自然灾害,任小博及时关注并第一时间报告集团。中核集团高度重视,迅速伸出援助之手并发来慰问信,向白河捐赠了300万元的救灾援助资金,帮助受灾地区灾后重建。
“能够到脱贫攻坚一线主战场参与这一伟大战役,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必须全力以赴!”在获得2019年陕西省脱贫攻坚奖创新奖后任小博这样表示。
三任第一书记接力助脱贫
“实现根本脱贫,还是要靠产业,要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 ——王正勇
重庆石柱是中核集团定点扶贫县之一。自1995年到2019年,中核集团定点帮扶石柱县已有24年。马英杰一家是重庆石柱县出了名的贫困户。她的爸爸马清华患有白内障,已无治疗希望,马英杰和她妈妈患有智力障碍,四年前的她虽已12岁,但却只有2岁的智力。一家三口都没有劳动能力。村里人说起这一家人,都摇摇头说“别的贫困户都还有希望,唯独这家人很绝望。”
转眼四年过去了,除政府帮助修建的三层新房,马清华一家还被纳入了低保,成为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享受国家政策和补贴,每月领取低保补贴和中核集团资助费共2000多元。马英杰免费入学当地特殊教育学校,接受正规的智力开发和教育。这些变化让马英杰一家看到了生活的希望,而这一切得益于中核集团派驻在白鹤村驻村的三任第一书记。
“书记们带来了希望,这一家人的日子总算有了盼头。”今年9月,新任第一书记王正勇接下马英杰一家的脱贫任务,致力要“把马英杰培养成有劳动能力、能照顾父母的人,才能从根本上实现这家人脱贫。”
据王正勇提供的2019年白鹤村脱贫最新数据,全村仅剩7户22人未脱贫。今年4月,石柱县正式摘掉了贫困帽。“实现根本脱贫,取得长远发展,还是要靠产业。”王正勇表示,村里已经解决了饮水、交通等基础设施的问题,目前正引进产业,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
王正勇介绍,村里除规模化种植辣椒、梦花、花椒,还正计划将白鹤村建设成采摘游玩基地。在村里,王正勇指着面前一片草莓园向记者介绍,“种芽已经播下,草莓苗正在生长了,这里未来是一片草莓采摘基地,预计2020年元旦后向游客开放,配合土家族特色餐饮和民宿,白鹤村即将成为一个集餐饮、住宿、采摘为一体的游玩景点。到那时,村民不仅能脱贫,还能致富。”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
2018-08-23
- 数读国网 | 资产3.8万亿、利润
2018-02-10
- 国电九江发电厂走进希望学校
2018-01-06
- 甘肃大唐新能源:义务献血支援
2017-08-16
- 湘潭发电:参加社会公益筹款活
2016-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