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电股份:那尼哈村的“羊财羊事”
三个娃娃望着集市上叫卖的烤鸡不停的咽着口水,作为父亲自己兜里仅有的10块钱掏出来又放回去,钱被攥成了一个团儿,却还是硬拉着娃娃们回了家……时隔多年,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那尼哈村65岁的村民邓兴财带着我们走在整洁美丽的村道上,讲述当年他赶集时的场景。“现在腰包鼓了,别说吃烤鸡,就算是烤全羊咱也能吃得起!”老邓拍着口袋爽朗的笑着。
2016年,受吉电股份委托,白城发电公司全面启动了对那尼哈村的精准扶贫工作,老乡们迎来了第一批吉电人。从此,这片飞沙走石之地就成为了双方的共同牵挂。
经过3年的不懈努力,“泥巴崴子”、“茅草窝棚”的村屯外号已成历史,在这里集体经济已渐成规模,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三年翻了两番,甩掉了“穷帽子”、住上新砖房的乡亲们,扭起了秧歌,实现了“吃肉自由”,心气高了、干劲足了,大伙儿又瞄准了振兴乡村这个新目标......
要说这翻天覆地的转变,还要从“羊财羊事”说起。
从“饱肚羊”到“致富羊”
“以前我们也试过养羊,但村民都不会,越养越瘦还总得病,最后都自己杀吃了”村书记于占忱说,“这次养羊能翻身多亏了你们给指的这条致富新路子!”。于占忱口中的“致富新路子”就是吉电股份帮忙投资兴建的鑫鹏达养殖专业合作社。
2016年,白城发电公司成立了由总经理挂帅的扶贫领导小组,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和脱贫目标任务,向该村派出帮扶工作组和帮扶干部沉到扶贫一线,在扶贫资金筹措、扶贫产业确立等方面,结合该村实际确定了从养驴向养羊转变的“产业扶贫”特色攻坚之路。在该村合作社的院墙上,“合作养羊互助发展,产业扶贫共同致富”的理念辉映着全体村民的共同祈盼,“统一管理、统一养殖、传授技术、年终分红”村集体与贫困户建立了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产业项目所挣利润30%留给村集体,70%给贫困户分红。只要产业存续发展,贫困户就会一直拿到分红。
思路决定财路。年末,活羊收购价格飞涨,当年就实现了收入翻番,每个贫困户的分红就增加了1400多元。目前,在2000余平方米的养殖场里,320只存栏羊寄托着这个村57户129个贫困村民脱贫致富的希望。
62岁的那尼哈村民宿宝千兴奋的说:“我老闺女家去年用学到的知识养羊,一年毛利就挣了7万多,今年还要用挣得钱扩大生产,争取三年买个小汽车!”
从“穷亲戚”到“一家人”
“你们脱贫我们不脱责”,今年5月,吉电股份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毅勇,在那尼哈村实地调研精准扶贫工作时与洮北区副区长李书文交谈时表示,“吉电股份会继续履行央企社会责任,那尼哈这个亲戚,我们认定了!”。“有京城的国家电投支持,有省城的吉电股份帮扶,有白城的发电公司付出,那尼哈的收入很快会和县城看齐,幸福指数一直向上蹭蹭地涨。”李书文双手做着向上的手势,笑的合不拢嘴。
3年来,吉电股份累计向那尼哈村捐献服装鞋帽、米面粮油等各类物资价值近万余元,真正把那尼哈当成了家。“叔叔,我要考上大学,和你一样在电厂上班‘生产’电力,也佩戴红绿交汇的标志......”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孟领财,拿着双百的考卷给我们看。精准扶贫不仅让那尼哈村重获生机也让“小领财”们充满了对未来希望。
2019年春节前夕,一封鲜红的感谢信从700多公里之外的白城“飞”到吉电股份,上面写着:我区在2018年实现15个贫困村整体出列和7265人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5%下降到1.7%,感谢吉电股份为洮北脱贫攻坚做出的重要贡献。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
2018-08-23
- 数读国网 | 资产3.8万亿、利润
2018-02-10
- 国电九江发电厂走进希望学校
2018-01-06
- 甘肃大唐新能源:义务献血支援
2017-08-16
- 湘潭发电:参加社会公益筹款活
2016-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