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巧家灾后重建 彰显央企社会责任――华东院巧家灾后重建项目圆满收官
2017年12月,来自中共巧家县委、巧家县人民政府的两封感谢信,传递着金沙江畔巧家人民对华东院的感谢和赞扬。信中称:“巧家县“8.03”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是巧家县近年来规模最大、涉及专业最多、管理难度最大的项目。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我们清楚地看到一家央企单位所涌现出的责任与担当精神”。
2014年8月3日,一场6.5级地震袭击了云南省昭通市的鲁甸、巧家等地区,600多人死亡,3700余人受伤,100多万人受灾。古老的巧家县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98.49亿元,无情地让地处祖国西南贫困山区的人民生产生活雪上加霜。灾情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云南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下,一场灾后重建的攻坚战随即打响。
2015年,巧家县政府将灾后重建项目列为巧家县的一号工程,这既是一项民生工程也是一项政治工程。华东院急地方之所急,积极响应号召,立即投入到灾后重建项目中去,第一时间出现在灾区,和巧家人民一起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积极主动协助地方政府出谋划策,从恢复重建规划到管理模式的研究,再到成为参建一方,从技术与管理上为灾后重建项目付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2017年11月28日,巧家县“8.03”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顺利通过了省级综合验收组的验收。灾后重建的综合验收是严格仔细的,既结合了现场实体又对竣工资料进行严格审查。验收组认为巧家灾后重建投资得到较好控制,对项目如期保质保量完工表示满意。尤其在听取完巧家县政府领导介绍华东院规范的管理及对巧家灾后重建全过程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后,省市验收组成员连连称赞。本次综合验收的顺利通过标志着经过三年艰辛努力巧家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圆满收官。
众志成城 挥戈巧家
“8.03”地震让这座古老的县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其中县域东部的包谷垴、老店、小河乡镇为极重受灾区,县府所在的白鹤滩镇和马树等13个乡镇为重度受灾区。华东院承担了巧家灾区县城及白鹤滩片区房建与市政第一批、第二批及水利包共三个标段的总承包任务,以及老店、包谷垴片区、马树及其他非重灾乡镇片区共13个乡镇的房建与市政工程监理及项目管理工作以及交通恢复重建工程的监理任务。巧家灾后重建项目点散、面宽,投入大,条件艰苦,而实际查看现场后难度超乎想象。灾后重建项目资金是有限的,除中央资金外地方配套资金落实难,超投资可能性非常大,县里把投资控制任务交给了华东院,要求统筹规划、确定项目估算,指导开展限额设计;灾后重建项目工期是紧张的,部分教育类、卫生类项目,尤其前期的47所板房学校要求在不到4个月时间内设计、施工任务全部完成并交付使用;灾后重建项目对结构要求是高的,这里抗震烈度从常规的7度提高到8度半,增加的地下隔震构造对本已十分紧张的建设工期又增加了难度;灾后重建项目交通条件是恶劣的,到乡村项目点上没有路的现象并不少见,材料运输要靠人背马驮;灾后重建的现场条件是艰苦的,很多村上连生活用水都无法保障,长时间吃不上蔬菜洗不上澡,现场人员只能住在不避风的简陋房子内……
2015年3月,华东院正式组建巧家“8.03”灾后重建项目部,集合全院多个生产单位的力量打响了灾后重建攻坚战。华东院第一时间派出工程专家组,从规划到设计、从地勘到测绘,从总承包到监理,主动承担了地震灾后巧家重建的总体规划、投资估算、前期设计咨询、项目建设管理的工作,以自己的专业和踏实的工作帮助灾区、支援灾区。巧家灾后重建中,华东院一线工作人员,克服困难,不辞辛苦,在巧家最炎热的春夏之交,在山区路窄坡陡的路况条件下,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跑遍了全县16个乡镇。滔滔金沙江,绵绵药王山,到处闪动着华东院人桔红色的身影。作为项目唯一一家以设计为牵头的总承包单位,华东院面对灾后重建点多面广、外围影响大、协调部门多、涉及专业多、交通条件差等诸多不利因素,充分发挥多专业的综合优势,紧密配合、通力协作,用最短的时间提交了总体规划、投资估算和设计方案,充分体现了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央企的责任与担当。
通过三年建设,巧家县基础设施得到了大大改善,如今,教育、卫生、文化、交通等硬件环境得到了全面提升,灾后恢复重建带来的社会效益正逐步显现。华东院负责、高效的灾后重建工作得到了云南、巧家各级政府和社会各方的赞誉,先后荣获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先进基层党组织”、电建集团“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一面面锦旗、一封封感谢信纷至沓来,灾区人民用饱含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华东院人最诚挚的谢意!
情系灾区 彰显责任
多年来,华东院始终秉承“服务工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企业使命,将“服务社会,致力于成为卓越的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理念融入到企业使命和愿景中,自觉加大社会公益支持力度,每年制订社会公益支持计划,持续对工程所在地区交通、教育、环境、技术、行业发展等进行支持与援助。
华东院在承担巧家灾区建设任务的同时,主动承担央企社会责任,第一时间组织白鹤滩工区青年志愿者协会发出募捐号召,8 月5—6 日短短两天时间,整个工区一万多名参建人员共捐款16 万余元。随后,经与正在现场救灾的巧家县团委联系,得知最缺的是折叠床、衣物、药品和粮油,志愿者们便立刻开始了行动。8 月7日上午时间,采购了首批200 张折叠床、100 套衣物、20 箱药品和食品等救灾物资随武警水电部队救灾车辆送入灾区。
爱心,在西部这块热土上不断蔓延。除了巧家县,在世界在建最大的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以及西部多个工程项目所在地如凉山州、卡拉、麦地龙、大寨等地,先后多次开展了结对助学、爱心捐赠、志愿者活动,为这些物资匮乏、教学设施落后的学校带去了书籍、衣物及体育用品,并在雅安、鲁甸等地震后及时伸出援手,共累积向西部地区捐赠200万元,员工资助西部中小学贫困生1441人次135.9万元,充分彰显了央企社会责任,先后荣获全国抗震救灾工人先锋号、凉山州捐资助学模范单位等称号。
华东院员工的爱心洒满了金沙江畔的山山水水,在这里我们不仅是建设者,更是和灾区人民风雨同舟的战友。
堂琅大地 重换生机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如今在巧家县城,一座座新建成的标志性建筑,图书馆、文化馆、中医院、思源中学、龙潭公园应急避难场所等,为巧家县城增添了一道道亮丽的景观;其中,受灾最严重的包谷垴乡,被列为国务院批准的鲁甸地震三个重点建设集镇,如今在小营安置点,一栋栋崭新又坚固的房屋,一条条宽敞整洁的道路,正焕发出勃勃生机;非重灾乡镇的中学及小学,破旧的校舍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规划科学、设计严谨的教学楼和师生宿舍,设施完备、环境美丽,必定能给灾区的教育事业带来极大帮助。通过灾后重建,巧家县的乡村公路也得到极大改善,所有的镇政府所在地与行政村间公路均已硬化,百姓出行问题得到切实解决,恢复重建项目已开始发挥出积极的社会效益。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如今,巧家这片饱经沧桑的热土如同历经烈火洗礼的凤凰,在不畏艰难、不断创新中获得新生,破碎的废墟已被红砖青瓦掩盖,昔日的悲伤已化作奋进的力量。一路走来,华东院亲历了巧家的灾后重建,在巧家16个乡镇,近200余个项目中用青春和热血续写了华东院的责任与担当。聆听着从灾难中走出的铿锵足音,我们与不屈不挠的巧家人阔步迈向新的征程。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新时代,华东院将沿着党的十九大指引的方向,继续肩负央企的责任与担当,不辱使命,不断前行。
巧家县包谷恼乡小营集中安置点,2015年底灾区人民喜迁新居
(该安置点为国务院批准的鲁甸803地震中三个重点建设集镇之一)
央视13台新闻频道直播灾后重建新闻发布会实况(图为华东院总承包的思源中学)
项目部组织向中村小学捐赠学习用品、新建成的马树小荷塘学校
新建成的巧家县文化馆、图书馆及市政和集镇道路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
2018-08-23
- 数读国网 | 资产3.8万亿、利润
2018-02-10
- 国电九江发电厂走进希望学校
2018-01-06
- 甘肃大唐新能源:义务献血支援
2017-08-16
- 湘潭发电:参加社会公益筹款活
2016-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