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冲锋号响起之时——三峡集团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抗疫生产两不误纪实
本网讯(王璐)庚子鼠年,初春。
“传播速度最快、传播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一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迅速打响。
战疫中心,三峡集团万余名员工在鄂;战疫伊始,乌东德、白鹤滩水电站工程建设进入攻坚期,长江大保护步入全江铺开、全面见效的关键之年……
既要保障员工的健康安全,又要巩固来之不易的建设成果,三峡集团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
第一时间,成立以党组书记、董事长雷鸣山,党组副书记、总经理王琳为双组长的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发出特急通知:“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第一时间,各部门、各单位成立以党组织为统领的疫情防控体系。
第一时间,向重点疫区伸出援手,大国重器非常之时担非常之责,不停工、不停产,不断供,全力保障战疫。
冲锋号响起,三峡集团700余个基层党组织、万余名党员从保供、生产、后勤等各岗位走上同一条战壕。
“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
三峡人,集结!
挺身,高擎党旗闯疫关
作为湖北省装机规模最大的火电企业,保障居民电不停、热不停,三峡集团所属湖北能源鄂州发电公司(以下简称“鄂电”)重任在肩。
▲大年初一晚上,申请驻厂保电的鄂电人员在等待通勤车时合影留念。
鄂电党委广泛动员员工驻厂,燃运部党支部群发动员令,“坚决服从组织安排”“团结就是力量”……一瞬间,誓言点亮屏幕。
除夕,深夜。逆行,出发!
冒雨连夜赴岗检修、采样、化验……没有劳务用工人员就身兼数职,消毒、送餐,肩挑背扛将500多吨尿素运入仓库。在驻厂的70多天时间里, 600余名员工超负荷完成平时需要1000多人完成的工作量。
“最困难的工作,最辛苦的岗位,党员必须先上,没有商量!”
同一时期,坐标武汉。一道道“白色长城”迅速筑起。
在被誉为“科技之光”的武汉光谷,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被紧急列为新冠肺炎患者定点收治医院。湖北能源东湖燃机公司临危受命,驰援200余米的锅炉热力管道铺设。
期限,三天。
热力党支部书记丁传明带领“党员冲锋队”立下军令状,奔赴现场会审图纸、协调施工、管道铺设。工期过半,队伍接到紧急通知,由于收治时间提前,管路必须在24小时内完工。
▲不眠不休,热力管道42小时贯通。
时间又压缩了三分之一。
二月,正值湖北天气断崖式降温期。深夜,施工队陆续撤场休息,整个院区只留下三峡人的身影。汗,灌入衣领;人,累到失声;管路,一米米前进……2月18日上午,喜讯传来,管路贯通。
42小时!
31名没白没黑吃住在工地的汉子们,硬是把“不可能”改写成了“一定能”。
截至3月18日,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累计治愈患者1040例。一位患者给亲人发了这样一条微信:“在光谷,我真切感受到了生命的‘光合作用’。”
光,还在继续……
沿长江而上,三峡、葛洲坝、溪洛渡、向家坝四座梯级电站不断加大机组出力,一季度累计发电量352.9亿千瓦时,1000余名员工顶着疫情,24小时坚守一线,保障着千家万户灯火不熄。
冲锋号在各地响起。
保电供热急难险重,业务党员挺身而出;重点社区排查隐患,基层党员一丝不苟;物资分发、防疫宣传,党员志愿者不辞辛劳……
“中央企业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是壮大国家综合实力、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雷鸣山表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三峡集团有责任、有义务调动一切资源,赢得这场战‘疫’的主动权。”
挑担,共砌砥柱立中流
铭刻史册的两个多月后,英雄的城市武汉“重启”。
同一时刻的金沙江畔,建设者也沉浸在另一场胜利的喜悦中——乌东德水电站导流洞封堵成功。
在乌东德工程建设部主任杨宗立的心中,导流洞封堵,是和疫情几乎一样的千钧重担。作为截流建坝时江水的“临时通道”,导流洞必须在蓄水前全部封堵。否则,大坝及库区下游安全将受到威胁。
为保障施工进度,施工队伍全员放弃春假,可谁曾想,疫情袭来。
一夜之间,生产资料进不来,人进不来,设备进不来;没有口罩,没有消毒水,甚至没有足量的粮食蔬菜供应。
▲远眺乌东德大坝
时间与空间的极度压缩下,乌东德工程建设部党委统筹谋划,布下抗疫一盘棋,相关参建单位依托施工区“大党建”平台,先后成立“党员突击队”“青年突击队”,24小时三班倒,扎在40摄氏度高温的山洞中。
一个党员一面旗,稳稳扎在施工区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的战场上,直到全员复工。
出乌东德顺金沙江而下,白鹤滩施工区面临“粮草荒”。作为营地内外物运与信息的“中介”,白鹤滩疫情防控办公室仅有的三名党员,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统筹安排,在公路运输极为艰难的情况下,逐个打通厂家、运输、检查点等,将上万吨来自不同省份的物资“接”入封闭管理的营地。
▲白鹤滩大坝工程有序组织连续浇筑。
从口罩到消毒液,从水泥到钢筋,办公室每天起草约20份公文,平均5分钟就要接听或拨打一个电话,多渠道不间断超负荷的运转,换来了5000人的生产生活平稳推进——春节期间,大坝连续浇筑约19万立方米混凝土;泄洪洞工程重点部位均按进度计划完成施工;1台机组向机电交面,为首批机组安全准点发电打下了坚实基础。
就在全国因疫情按下“暂停键”的同时,海内外三峡人毅然按下“快进键”。
顶着寒风,三峡新能源新疆分公司集控中心党员坚守清洁能源供应一线;在广东,三峡新能源阳江公司党支部第一时间成立突击队,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电力生产……
从老挝到秘鲁,从厄瓜多尔到巴基斯坦,三峡集团远在海外的各生产单位,没有等一等、缓一缓。德国梅尔海上风电场售电量创投产以来单月历史新高;几内亚苏阿皮蒂水利枢纽项目实际土方开挖、混凝土浇筑均超额完成……
在三峡国际致全体境外员工和合作伙伴的一封信中,写着这样一段话:“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眼下已是立春时节,这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代表春季的开始,寓意着希望和生机。”
再战,直与天地争春回
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召开会议,明确“低风险地区要尽快将防控策略调整到外防输入上来,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第一时间,三峡集团召开会议,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一系列落实措施。
“时不我待、只争朝夕”成为会议的关键词。
“我们也坐专车上班咯!”三月,白鹤滩施工区携手四川省的“春风行动”,通过点对点方式运送农民工返岗,各参建单位联手履责,阵阵“春风”刮入白鹤滩。
▲参建单位首批“春风行动”专车抵达白鹤滩工地。
同一时刻,乌东德复工正当时。负责疫情防控工作的退伍女兵李丹挑起安排隔离、后勤管理、统计信息、陪伴体检等任务,不分昼夜随时待命,直到最后一名建设者到岗。
如果说,抗疫保供是一个企业立足本职、担当作为的集中体现;那么,在疫情短期冲击后恢复生产、拓展增量则是一个企业服务国家战略、履行社会责任的使命担当。
三峡集团交上这样一份答卷——
抢抓机遇、勇当先锋,充分发挥中央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
2月24日,三峡集团宣布一批新能源项目集中开工,建设期预计提供各类就业岗位约1.7万个。
3月起,三峡集团开展“抗疫稳岗扩就业”专项行动,优先录用抗疫一线医务人员子女,招聘计划向湖北地区、三峡及金沙江库区应届毕业生倾斜,同时加大贫困生招聘力度,切实发挥出中央企业“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
以强烈的“答卷意识”做好各项工作,为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作出应有贡献。
“安徽区域正式复工”“湖南区域复工复产”“长江大保护上游区域正式复工”……春冬更替间,振奋人心的消息接二连三传来。
三月初,武汉以“重启”的姿态吸引着媒体与社会关注——三峡集团位于武汉市蔡甸区、新洲区、东湖高新区的3个长江大保护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达75.9亿元。据报道,这也是武汉市除疫情期间未停工的民生类(水电气等)项目之外首批开工项目。
▲九江八赛枢纽工程
2020年汛期,三峡集团最先落地的长江大保护PPP项目之一——八赛枢纽工程火速投入试运行,抽排水量达到1.13亿立方米,平均降低湖内防汛水位1.3米,保障着60万九江城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我太想表达感谢之情了!”夏日炎炎,九江一位市民亲赴八赛枢纽工程施工区表达感谢,“以往一下大雨就内涝,可今年这么大的降雨量,九江居然安然无恙,多亏了八赛枢纽工程!”
安全,来源于24小时值班制度的坚强保障:所有参建单位坚守待命,不断加密巡查频次,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确保工程安稳度汛。
从湖北到安徽,从江西到上海,跨过疫情,一条绿色长江画卷正徐徐铺展。
同担风雨,共克时艰,多措并举加强国际合作,凝聚抗疫最大合力。
三峡集团成立巴基斯坦项目抗疫领导小组,建立机制、严守红线。为保障一线建设者的生命安全,三峡集团及时向巴基斯坦国家灾情管理局捐赠了一批医用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巴基斯坦能源部部长奥马尔·阿尤布汗说,我们都在经历一段艰难的时光,但只要团结一心,我们终将与守望相助的朋友一道战胜疫情!
在国内疫情逐步得到控制的同时,境外疫情日益严峻。三峡国际党委及时开展“一声问候,与你同在”活动,以“结对子”方式拨去一通通越洋电话。员工纷纷表示,“无论身在异国他乡何处,祖国永远是我们信心的源泉!”
一诺既出,万山无阻,担起中央企业社会责任,凝聚合力决胜脱贫攻坚。
从四个定点扶贫县到援疆援藏援青,从川滇两省少数民族到三峡库区,三峡集团再部署、再落实教育、医疗和产业帮扶工程,明确任务、明确责任单位、明确责任人、明确完成时限。派驻在全国各地的扶贫干部奔走在田埂大山中、寻常百姓家,派发防疫物资,宣讲扶贫政策,指导农民春耕防护,为滞销农产品拓销路想法子。
3月4日,在全国上下全力以赴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战“两大战役”的关键时刻,内蒙古巴林左旗达到脱贫指标,成为继重庆市奉节县、巫山县和江西省万安县之后,第四个三峡集团定点帮扶退出贫困序列的旗县。
“我要考上一个好大学,将来去三峡大坝工作,像三峡集团的叔叔阿姨一样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巴林左旗一名普通小学生陈雅楠的心愿,成为这段情谊最生动的注脚。
后记
有人问,究竟是怎样的力量汇聚成令人叹服的中国效率、中国速度?
宏大的命题往往难解。
但,我们或许能从一个央企的行动片段中撷取一份答案。
从一份入党申请书中——
“身边的党员同志主动请战、奋勇逆行,我希望能够成为他们中间光荣的一分子!”经历过汶川地震的90后杨齐飞,从抗震一线的被保护者,成长为抗疫一线的逆行者,坚守在岗54天。
从一份数据表上——
据统计,疫情期间,长江电力682名党员奋战在湖北疫情防控第一线。788名党员自愿放弃春节休假、坚守工作岗位。湖北能源423名党员,成立34个党员先锋队突击队。三峡基地公司202名党员干部奋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
“将企业发展同国家繁荣、民族兴盛、人民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仅仅是非常之时吗?
不,日日皆然。
你看,在塔吊林立的工地上,在御风逐海的蓝图上,在充满希望的田野上……冲锋号响起之时,同一队身影,换一个战场,又一个金秋。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
本文图片由三峡集团各单位提供
相关新闻:
-
无相关信息
- 国家电网22位团委书记述职
2019-01-15
- 弘扬红船精神 坚决打赢转型升
2018-11-01
- 放歌新时代 唱响新浙能——浙
2018-09-30
- 庆祝党的97岁生日! 国投首发五
2018-06-29
- 国家能源集团九江发电有限公司
2018-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