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资讯 > 电力法规 > 规章制度 > 正文

安徽省能源发展规划(全文)

  2007-08-14 10:19:45    来源:安徽省人民政府 
A- A+
电力18讯:    为更好地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加快安徽能源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促进能源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尽快把安徽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能源产业基地,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五”能源产业发展回顾
    
    (一)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原煤产量提前实现“十五”计划目标。产量由“九五”末的4790万吨,发展到2005年的7836万吨,居全国第十位,超出“十五”计划目标任务1836万吨。截至2005年底,全省拥有煤炭生产矿井298处,核定生产能力8634万吨。
    
    电力生产能力迅速扩张。“十五”期间,电力装机规模由2000年的872万千瓦,增加到2005年的1217万千瓦,是我省电力装机规模增长最快的时期。发电量由2000年的368亿千瓦时增加到2005年的648.4亿千瓦时,年均增长12%。电力外送规模由2000年的28.7亿千瓦时,增加到2005年的66.73亿千瓦时,“十五”期间累计达411.8亿千瓦时,比“九五”时期增长4.72倍。电网建设进入大机组、大电网发展的新阶段,基本实现了自动化、现代化管理,并向高效、环保、安全、经济的更高目标迈进,现已形成贯穿南北、覆盖全省的输电网络。220千伏线路由2000年的4768公里增加到2005年的6198公里;500千伏线路由2000年的738公里增加到2005年的1132公里。
    
    (二)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
    
    煤炭产业布局趋于合理,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煤炭洁净技术不断提升,选煤厂建设得到加强,精煤产量和销售量持续增加,初步扭转了长期以来煤炭产品单一的局面。2005年,全省原煤入洗率达到55.93%。淘汰了一批生产能力落后的小煤矿,办矿秩序和生产经营秩序趋于好转。
    
    水电等清洁能源比重有所上升。水电在能源生产总量中的比重由2000年的0.2%,上升到2005年的2.0%左右。随着国家“西气东输”工程的全面竣工,除黄山市外,全省16个城市相继开展了天然气利用工程规划与建设,合肥等6个城市居民用上了天然气。2005年全省用气量达到1.5亿立方米。
    
    (三)重大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
    
    煤炭。相继建成投产了张集、祁东、张集二期等安全高效矿井,新增原煤生产能力1200万吨/年以上。开工建设了刘庄、丁集、顾桥、顾北、涡北等一批大型、特大型现代化矿井,开工建设规模4000余万吨/年,“十一五”期间将相继建成投产。
    
    电力。新增装机容量345万千瓦。合肥二电厂、安庆电厂、池州电厂和响洪甸抽蓄电站、港口湾水电站及淮北电厂扩建、淮南田家庵电厂扩建、宿东电厂扩建等项目相继建成投产。
    
    (四)产业技术水平有了较大幅度提高。
    
    煤炭综采、放顶煤开采技术取得较大突破,综采工作面产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建成了一批安全高效矿井、质量标准化矿井和现代化选煤厂。2005年全省重点煤矿原煤全员效率平均为3.23吨/工,比2000年提高了0.744吨/工;采、掘机械化程度分别达72.2%和75%,比2000年分别提高29.96个百分点和9.38个百分点。利用外资和对外合作、煤层气开发试验研究等方面也取得较好成绩,引进一批国外先进的采煤、掘进、洗选、运输等技术和设备,提高了煤矿机械化装备技术水平。特别是国家瓦斯工程中心落户淮南,标志着安徽省煤矿瓦斯治理已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电力装备水平显著提高。全省30万千瓦以上机组已达到17台,占总装机容量的53.1%。供电煤耗从2000年的每千瓦时375克标准煤降低到2005年的每千瓦时357克标准煤。城乡电网的供电损耗大幅降低,供电可靠性和安全性明显提高。
    
    (五)能源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
    
    煤炭行业。淮南、淮北、皖北、国投新集4家重点煤炭企业公司制改革基本完成,雷鸣科化、恒源煤电等公司股票成功发行上市。国有煤炭企业关闭破产工作顺利进行,全省关闭破产煤炭企业9个。
    
    电力行业。实现“厂网分离”。一、二期农网改造顺利完成。农村电网“两改一同价”成效显著。在全国率先完成农村电力体制改革,实现了县、乡电力一体化管理和省、市、县三级管理,乡镇及村级电力管理全部实行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国网电网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办法

2019-02-24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征求《水

2018-10-30

热点排行
  • · 国家电网公司印发《新建特高压换流站现场安全管理职责分工》
  • · 能源局就开展2013年电力、石油天然气、石化重点领域信息安全检发出通知
  • · 国网电网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办法(2018版)
  • ·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就光伏发电增值税政策发出通知
  • · 【意见征集】关于征求《核设施安全许可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
  • ·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征求“华龙一号”国家重大工程标准化示范有关研究和修订计划纳入2018年核电标准立项计划意见的函
  • · 京津唐电网冀北(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可再生能源市场化交易规则(试行)发布
  • · 能源局就全面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信息报送工作有关要求发出通知
  • · 国家能源局关于发布核电重大专项项目(课题)验收管理制度等三个实施细则文件的通知
  • · 能源局就开展电力工控PLC设备信息安全隐患排及漏洞整改工作发出通知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