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8
  • 网站首页
  • 最新
  • 新闻 要闻 国内 电企 国外 电网 发电 深度 财经 评论
  • 管理 安全生产 经营管理 党建政工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风采 管理创新 实践案例
  • 政策 公告通知 政策监管 电力法规 资料报告 访谈观点
  • 商务 商务 招标采购 项目 产品 企业 会展
  • 行业 电网 发电 可再生能源 风电 光伏 光热 氢能 储能 售电 核电 农电 规划设计建设 综合能源服务
  • 频道 能源互联网 电力科技 电动汽车 数字电网 全球能源互联网 增量配电 电力市场 特高压 电力数字化 电力自动化 电力通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 节能环保 电力教育培训 电力技术论文 电力人物 电力文苑
  • 招聘
  • 热点 2020电企年中工作会 2020电力安全生产月 “十四五”电力规划 2020两会说电力 电力新基建 电企2020年工作会议 2019中央巡视电企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国务院要求降电价 电力央企审计整改
  • 热词
  • Tags
首页 > 资讯 > 电力法规 > 法律法规 > 正文

河北省节约能源专项规划

  2008-03-24 13:11:07    来源:国家信息中心 
A- A+
电力18讯:    前言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问题事关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随着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重化工业快速发展,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全省能源消费量将持续大幅度增长,能源与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大力推进节能降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客观要求;是缓解资源约束矛盾,保障能源安全的现实选择;是改善环境质量,缓解环境压力的根本措施;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能源替代节能设备行业迎来发展良机

  为推动全省开展节能降耗,优化能源利用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缓解能源瓶颈制约,加快建设节能型经济和节约型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确保实现我省“十一五”节能目标,按照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根据国家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节能减排考核为新能源发展提供契机

  节能专项规划是河北省“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我省“十一五”时期节能和重大节能项目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环保总局升格为部 节能减排重在制度保障

  本规划分为六个部分:能源生产、消费及利用现状,节能面临的形势,指导思想和目标,重点节能领域,重点节能工程,保障措施。 节约能源法对电力企业影响几何

  本规划基期为2005年,规划期为2006-2010年。

  一、能源生产、消费及利用现状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级各部门各企业按照“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在加大能源开发的同时,不断加强节能工作,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环境恶化趋势初步遏制,保障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

  (一)基本情况

  1、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一是一次能源生产稳步上升。“十五”以来,原煤、原油、天然气等一次能源生产量稳定增长。2005年全省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为7089.9万吨标准煤,比2000年增长25.7%,年均增长4.7%。

  二是二次能源生产显著增长。电力、成品油、焦炭等二次能源生产呈快速增长态势。2005年全省二次能源生产量为7383.8万吨标准煤(电力折标系数按1.229吨标准煤/万千瓦时计算),比2000年增长60.68%。主要二次能源产量位居全国前列,如火力发电量达1332.4亿千瓦时,居全国第4位;成品油产量达939.9万吨,居全国第12位;焦炭产量2538.7万吨,居全国第2位。

  三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初具规模。到2005年全省累计推广太阳能热水器404.87万平方米、太阳房149.62万平方米;地热种植面积135.07公顷,地热养殖面积114.46公顷;推广沼气152万户,池容约1520万立方米,大中型沼气527处,池容6.81万立方米。全省农村水电装机容量34.9万千瓦,风电装机容量10万千瓦,垃圾发电装机容量2.4万千瓦。

  2、消费状况有所改善。

  从品种结构看,清洁高效的优质能源消费量增长较快,远高于原煤的增长速度,在消费总量中的比重不断上升。2005年电力、焦炭消费量占终端能源消费量的比重分别为29.1%、23.7%,均比2000年有明显提高;相反,煤炭消费量占终端能源消费量的比重为30.2%,比2000年下降10.5个百分点。从消费效益看,三次产业用能投入产出效益不同程度提高。

  2005年三次产业用能分别为543,14670.8,1361.5万吨标准煤,比2000年增长71.8%、86.4%、82.9%,分别低于增加值增速10.5、21.6、14.3个百分点。

  3、利用水平逐步提高。

  一方面,主要耗能产品单耗稳定降低。2005年大中型钢铁企业吨钢综合能耗、吨钢可比能耗分别达到688千克标准煤,662千克标准煤,均比2000年有大幅度降低,并分别比2005年全国重点大中型企业平均水平低53千克标准煤和52千克标准煤;吨水泥熟料综合能耗下降到130千克标准煤,比2000年下降11.6%;6000千瓦以上机组供电煤耗下降到370克标准煤/千瓦时,比2000年下降4.6%。另一方面,资源综合利用成效显著。全省焦炉、高炉、转炉煤气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98%、90%和36%。通过高炉(焦炉)煤气及余压余热综合利用,每年可节约标准煤近700万吨。

 


在线投稿   投稿信箱:e@ep18.cn 请赐稿件
评论
用户名:匿名发表  
密码:  
验证码:

最新评论(0)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编辑推荐
热点排行
  • · 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国土资源部联合印发关于《地热能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 · 国家电力公司电力网电能损耗管理规定
  • · 关于贯彻财政部《企业国有资本与财务管理暂行办法》的若干规定
  • · 核电再迎利好 “中国原子能法”征求意见
  • ·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
  • · 重磅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
  • · 三峡电力系统调度范围划分原则
  • · 国家发改委等13部委联合关于印发《“十三五”全民节能行动计划》的通知
  • · 一分钟带你了解我国首部《核安全法》
  • · 水电工程达标投产考核办法(2001年版)
推荐阅读

手机版 - 关于我们 - 投稿信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2018 电力18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53787号-1    北京网维八方旗下网站